海外人士看好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

近期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保持恢復發展態勢。海外媒體和觀察人士認為,從製造業、進出口和吸引投資等方面看,中國經濟在諸多挑戰下表現仍好于外界預期,顯現韌性與潛力,中長期增長前景依然看好。

 

中長期前景向好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至49.4%。這一數字高於美國《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媒體普遍預期。

 

數據還顯示,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效,部分重點行業保持擴張,8月份消費品行業PMI升至52.3%,高於上月0.9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PMI分別為50.9%和50.6%。

 

海外人士看好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

9月1日,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瑞士·歐中企業聯合會展區,消費者選購來自瑞士的啤酒等商品。(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裏查德注意到,近期中國製造業活動受到更多干擾,包括因罕見高溫和乾旱造成的能源短缺,給供應鏈帶來額外負擔。

 

諾貝爾獎得主、紐約大學教授邁克爾·斯賓塞接受美國《財富》雜誌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經濟短期面臨較大挑戰,但中國一直在做正確的事,繼續大力投資有利於發揮經濟潛力的領域,因此中長期前景仍然看好。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世界經濟復蘇放緩且力度越來越弱,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改善。1至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4%。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6%,比上月加快2.3個百分點。

 

印度尼西亞智庫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總幹事比馬·尤迪斯蒂拉表示,儘管新冠疫情與地緣政治局勢仍對國際貿易造成挑戰,但今年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逆勢增長,有力推動區域經濟復蘇。

 

政策持續發力顯效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近期推出並落實一攬子政策,正推動經濟企穩向好、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

 

彭博社分析,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原材料價格在8月份趨於穩定,鋼鐵行業PMI環比大幅回升,表明中國政府提振經濟的努力正在見效。

 

海外人士看好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

9月2日,在杭州綜合保稅區一家跨境保稅倉內,工作人員在搬運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商品。(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澳大利亞福特斯克金屬集團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蓋恩斯對中國穩經濟政策取得成效持樂觀態度,認為新增投資和持續的政策支持將繼續推動需求和生産。

 

一些觀察人士還對中國保持物價相對穩定給予積極評價。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

 

意大利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教授安東尼奧·馬約基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更加脆弱,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將對世界經濟産生積極影響。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教授、俄國際事務理事會專家謝爾蓋·盧賈寧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一系列挑戰,中國重視協調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和延續性,有效盤活內外部資源,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支撐。

 

市場魅力依舊

 

中國商務部8月公佈的數據顯示,1至7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983.3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3%。

 

彭博社報道,近年來,中國市場是許多外國企業利潤的重要貢獻者,有效對衝了其他市場的低迷表現。儘管當前面臨挑戰,但歐洲企業仍在擴大對華投資,並未撤離中國。

 

今年上半年,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4.8%,集團在瀋陽的第三座整車工廠華晨寶馬裡達工廠正式開業;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舉辦奠基儀式……

 

海外人士看好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

2月16日,在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生産中的車輛穿過辦公區。(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雅各布·岡特認為,少數媒體炒作的外國企業“與中國脫鉤”並未發生,“我們在大多數行業中通常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

 

德國庫卡集團企業傳播主管沃爾夫岡·邁森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使經歷“逆風和挑戰”時期,中國在近幾十年中也保持著穩定的經濟增長。庫卡集團對中國的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

 

《華爾街日報》經濟記者賈森·道格拉斯表示,中國與德國等歐洲國家的貿易關係非常牢固,在亞洲經濟權重也不斷上升。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亞洲戰略主管歐亨尼婭·維多利諾表示,發達國家面臨滯脹威脅,一些新興市場的表現可能更好。“中國是新興市場的關鍵驅動力。”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