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孩親歷瀘定地震:重返震中村落救援,“我還會再回來”

無論如何,台灣女孩李柔不可能想到,第一次來大陸,就親歷6.8級地震,“撿回一條命”。她更無法想像,自己會在震中村落參與救援,只用三天時間,就跟一群消防員成了“生死之交”。

 

9日上午,這個幾小時後就將離開震區的22歲女孩,仍在安置點搬運物資。就在前一天晚上,她剛剛向中新網記者講述了這段特別的經歷。

 

大陸行最後一站遇地震:“被救援速度嚇到”

 

時間回到9月5日12時52分。在四川瀘定海螺溝一溫泉酒店,22歲的李柔剛換好泳衣,等媽媽一塊去溫泉池,突然“天搖地動”,她瞬間意識到地震,心想“台灣地震也很多,等地震停就沒事”,但隨著劇烈晃動,發現情況不妙。

 

“石頭開始砸了,樹開始倒了,媽媽叫我趕快跑出去。”跑到酒店外的空地後,李柔才發現自己的小腿和媽媽的腳筋都被石塊砸傷,但不算重。試圖與外界聯繫,通信中斷了。

 

李柔拍攝的地震救援畫面。 受訪者供圖

 

這是剛從台灣輔仁大學畢業的李柔首次來大陸。8月初抵達北京後,她又跟媽媽去成都、香格里拉、稻城亞丁遊玩,最後一站選了海螺溝,“計劃泡個湯住一天就走”,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地震發生後,酒店所處的磨西鎮共和村,一場自救展開。李柔的車子被瓦片砸壞,酒店員工幫忙移出。空地上,爐灶架起來,帳篷也搭起來。“我們聽説,回磨西鎮的路斷了。”李柔回憶,17時左右通信恢復,大家終於可以報平安。

 

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李柔深感意外。17時30分左右,第一批救援人員就到了共和村,“是一批特警,非常快,我有嚇到了,原以為可能還要失聯兩三天才會有人來。”李柔後來得知,他們是沿途跋山涉水攀繩索幾小時過來的,“我第一次發現特警那麼帥!”

 

5日晚共和村的救援以傷員為主,李柔和媽媽在車裏睡了一夜。車頂被砸出一個洞,酒店服務員用膠帶遮起來。酒店老闆告訴她們,幸虧泡溫泉晚了一步,一塊巨石砸進湯池,“如果早幾分鐘去,後果不堪設想。”

 

9日上午,李柔在安置點做志願服務。 張浪 攝

 

再返共和村:“當務之急不是回家而是幫忙”

 

巨大的垮塌體將道路完全掩埋,消防隊員前後交錯護住民眾,跋山涉水向外走,山上隨時在落石……6日下午,李柔和媽媽向磨西鎮上轉移,一路所見觸目驚心,她們用相機記錄下救援過程,“路過一處塌方時,坡度幾乎筆直,土很軟,消防員用繩子拉我們上去。”

 

近三個小時後,終於到了磨西鎮貢嘎廣場安置點。原本準備去領物資的李柔,發現志願者正在傳遞物資,她隨即加入隊伍。到了晚上,她把白天的照片發給消防員,聽説第二天還要回去救援,決定隨他們重返共和村,當志願者。

 

9日上午,李柔在安置點做志願服務。 張浪 攝

 

“其實地震剛發生時,我一直想回家,但被救出來之後,就覺得當務之急不是回家而是幫忙。”接下來兩天,李柔兩次跟著消防員重返那條余震不斷、遍佈滑坡的逃生路,回到了之前剛剛離開的共和村,幫忙發放物資、轉移民眾,一位老人轉移前擔心家裏的豬挨餓,她也去幫忙喂。

 

連續兩天與消防員“並肩作戰”的李柔,見證了許多“決定性瞬間”。在社交媒體上刷屏的“消防員背著2歲幼童成功攀越百米滑坡帶”一幕,她就在現場。李柔回憶,當時消防員冒著危險蹚出一條路,讓大家踩著腳印走過去。在共和村,她看到疲累的消防員席地而睡,在海螺溝大橋附近,她見證了消防員搜救遇難者的全過程。

 

她也一直被消防員的勇敢樂觀所感動。“遇到危險路段,他們一句‘幹就完了’就衝了上去。”李柔説,消防員們一路製造愉快的氣氛,會問她很多台灣的趣事,自己途中絲毫不覺得害怕。

 

李柔(前排右二)與消防員合影。 受訪者供圖

 

離開前的決定:“再回來參與災後重建”

 

8日下午,第三次和消防員走出共和村後,李柔來到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營地,與這群“生死之交”告別。這個動人的畫面,也被記錄了下來。一一擁抱告別時,這個在地震現場從未流淚的女孩泣不成聲,“當我看到他們的眼睛,真的很不捨。”

 

“謝謝大家這幾天的照顧,很感謝你們把我們救出來,希望以後還可以與你們相聚。”站在消防隊員面前,李柔哭著説。

 

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站長李雷廷説,“這兩天你堅強了很多”,她卻哭得更兇。也有消防員邀請她“空了來成都吃火鍋”,她答應“一定”。離開營地時,她不敢回頭。

 

8日晚,離開磨西鎮的前一夜,李柔向中新網記者展示著手機中的照片和視頻。她説這是大陸行最珍貴的記憶,“我記得每一個畫面,每一個故事和瞬間。”

 

這趟大陸之旅,讓李柔“終生難忘”,不過除了地震,她也直言自己第一次真正認識大陸。她透露,接下來要回台灣備考,明年準備來大陸讀研究生,希望能影響更多身邊的台灣年輕人。

 

其實,李柔還在心裏偷偷做了個決定——等海螺溝災後重建時,她會再回來參與,“可能冥冥之中這也是一種註定的緣分。”(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