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專家:中歐班列對世界經濟至關重要

瑞典“一帶一路”執行小組聯合創始人侯賽因·阿斯卡裏9月13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過去10年,歐盟經濟對中歐班列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背景下,零和博弈與地緣政治操縱已然不得人心,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為了更好地認清形勢,西方政治家、智囊團與主流媒體應當更多地了解與中國合作的企業。

 

中歐班列惠及沿線地區

 

文章指出,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歐亞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歐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然後穿過白俄羅斯抵達波蘭、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德國是許多中歐班列運輸線最重要的目的地,該國工業越來越依賴中歐班列,無論是零部件等工業産品的進口還是汽車等産品的出口。瑞典“一帶一路”執行小組聯合創始人侯賽因·阿斯卡裏9月13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過去10年,歐盟經濟對中歐班列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2011年,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從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這一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7列。截至今年7月22日,中歐班列(重慶)開行突破1萬列。沿線國家為此付出巨大努力,竭盡所能提高運輸效率。得益於此,中歐班列整體運輸時間從28天逐步縮短至12天到14天。

 

中國西部省份新疆已經成為新的物流中心,這有助於新疆的經濟發展和地區穩定。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芬蘭也出現了新的物流中心,波蘭則計劃建造更多物流中心。中國在白俄羅斯建設中白“巨石”工業園,這是中歐合作的里程碑。自2017年設立物流園區後,僅僅擁有8萬居民的芬蘭小鎮科沃拉成為了歐洲重要的物流中心。

 

沿線地區都有發展港口、鐵路和物流園區的計劃。這就有力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是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打破孤立的橋梁。如今,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個城市和90多個中國城市,包括西安、重慶、成都、武漢和義烏。

 

中歐班列促進歐亞經濟發展

 

文章分析稱,新冠疫情期間,中歐合作的活力得到凸顯。在大多數運輸方式遭到重創的背景下,中歐班列持續運行,並且大幅增加。中歐班列的運輸線已經成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的生命線。中國生産的、歐洲急需的大多數個人防護設備、呼吸機、藥物以及其他醫療産品都是通過鐵路運輸的,因此中歐班列對歐盟抗疫鬥爭至關重要。

 

2021年9月,德國漢堡和上海之間開通直達貨運班列。同年11月,德鐵貨運在上海成立了新的子公司德鐵泛亞貨運。很顯然,這家德國企業致力於維護和促進中歐班列的發展。同年12月,另外兩條貨運班列開通,分別是從四川德陽到波蘭羅茲,從陜西西安到波蘭格丁尼亞。2022年1月,從安徽合肥到德國諾伊斯的貨運班列開通。

 

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又開始唱衰“一帶一路”。而事實一再證明,這些政客和智庫大錯特錯。如今,中國企業照常使用中歐班列向歐盟運輸貨物。2022年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攀升,同比增長36%。預計下半年,這一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中歐班列不間斷運行。這足以表明中歐班列的韌性及其對大多數歐亞國家的重要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