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臺辦:兩岸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海峽飛虹消息:9月21日,“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中央臺辦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年來,我們持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有記者問:兩岸經濟交流及經貿合作目前發展情況如何?兩岸經濟互補性越來越高,您如何評價?兩岸的經濟交流目前有哪些特點?

 

馬曉光回答説,十年來,我們持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概括起來有四個特點:

 

一是兩岸的貿易金額十年翻了一番,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居高不下。

 

二是臺商投資大陸保持增長的勢頭,呈現大項目多、科技含量提升的積極變化。

 

三是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走深走實。2018年以來,我們先後出臺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助力臺胞臺企發展的“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以及擴大開放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的政策,助力臺胞臺企分享大陸更多的發展機遇、享受更多的同等待遇。支持臺胞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支持其他臺商集聚的地方對臺先行先試。引導兩岸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標準、品牌、渠道等領域加強合作。幫助臺商臺企拓展大陸內需市場。江蘇、浙江、福建等地上千家臺企享受各類稅收優惠,數百家臺企獲得工業轉型升級、綠色製造、智慧製造等專項資金支持。截至今年6月,已經有41家台資金融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有53家臺企在大陸上市。

 

四是兩岸經貿合作平臺增多,成效顯著。兩岸企業家峰會有力推動兩岸企業合資合作,成為兩岸最重要的企業家交流合作平臺。在安徽合肥、福建廈門和泉州設立海峽兩岸積體電路産業合作試驗區,在山東設立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産業合作區,在廣西、湖北、四川、江西和湖南設立5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支持江蘇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開展對臺先行先試。截至2021年,5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共有台資項目350多個,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各地持續舉辦特色鮮明的涉臺經貿活動,推動一批優質項目對接落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熱度持續、成效更實。

標簽: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