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發現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10-12 11:25:22 | 來源: 科技日報 |
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南極大陸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最古老的海洋DNA。這些有機物質碎片為研究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長期影響提供了寶貴線索,還有助於評估冰凍大陸周圍海洋生物目前及未來的變化。相關研究發表于最近的《自然·通訊》雜誌。
沉積古DNA(sedaDNA)分析是一項新技術,可幫助破譯過去哪些生物體曾生活在海洋中以及何時生活過。此次,研究團隊使用該技術研究了過去100萬年來斯科舍海海洋生物結構的變化。像斯科舍海這樣的地方,sedaDNA能保持完整是由於極地海洋環境相關的低溫、低氧和缺乏紫外線輻射的條件。
研究人員于2019年從海底提取了DNA,並進行了廣泛的污染控制,以確保材料中年齡標記的準確性。他們能夠檢測到100萬年前的古代DNA,在檢測到的生物中,還有硅藻或單細胞生物,它們的DNA可以追溯到54萬年前。研究人員説,這是經鑒定的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海洋sedaDNA。
數據還表明,在溫暖的氣候時期,硅藻一直很豐富。在大約14500年前,斯科舍海的食物鏈一次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研究人員説,這是一個有趣而重要的變化,與全球範圍內海平面的迅速上升和自然變暖導致的南極洲冰層的大量喪失有關。氣候變暖顯然導致了南極洲周圍海洋生産力的提高。
這項研究表明,海洋sedaDNA分析可以擴展到數十萬年,為研究冰期—間冰期循環中的整個生態系統海洋變化和古生産力階段開闢了道路。這些自然氣候變化時期還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當前和未來人類引起的氣候變暖以及生態系統的反應。
科技日報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
標簽:
新聞推薦
- 花燈映兩岸 “兩馬”話團圓——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交流活動涌動鄉情友誼2025-02-11
- 評價世界旅遊城市的國際標準發佈 中國牽頭制定2025-02-11
- 兩岸奧委會主席會面,共商穩住體育交流大局2025-02-11
- 福建:發力“四鏈”深度融合 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提速2025-02-11
- 全球TOP30!“我們吒兒真爭氣!”2025-02-11
- 巴黎人工智能峰會聚焦“行動”和全球治理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