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武漢開武館:傳承武術文化 助力兩岸交流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0-12 16:13:00 | 來源: 中新社 |
左閃步、右挑膝、雙手抱圓、轉身、出掌……一系列動作行雲流水,果斷迅速。11日,在武漢市漢陽區一家武館,46歲的陳文挺正在教學員練習八卦掌。
陳文挺是台灣台中人,2018年底來到武漢,投身傳統武術教育與培訓,迄今累計培訓學員近300人。“傳承中華武術是前輩們的期許,也是我一生的志向與使命。”
陳文挺自幼體弱多病。9歲時,父母把他送去習武,期望能強身健體。他師從遷居台灣的武師,學習羅漢拳、螳螂拳、查拳、太極拳等。
“我13歲那年,師爺有一天突然對我説,將來有機會,要我把他交給我們的東西,再帶回大陸,傳承給更多的人。”陳文挺回憶説,從那時起,他決心好好習武,回應師爺的良苦用心。
大學畢業後,陳文挺成為職業經理人,因工作調動,于2002年來到大陸。2007年,他索性暫停職業經理人工作,赴河北石家莊拜師,系統研習八卦掌,一學便是5年。
學成之後,他重返職業經理人崗位,並正式開啟中華武術傳揚之路。業餘時間,他兼職武術培訓老師,並在博客、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上,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分享武術基本功法。
“我把習武總結為3個階段:練拳、學技、悟道。”2018年底,陳文挺辭去職業經理人工作,創辦武館,全職投入武術教育與培訓。
陳文挺坦言,選擇武漢,看重的是武漢人的熱情直爽、重情重義。在武漢這幾年,其事業風生水起,生活越來越便利。今年1月,他把10歲的兒子從台灣接來武漢上學。
“隨著時代變遷,武術已從搏殺之術逐步轉化為強身健體的運動,教學也需與時俱進。”陳文挺介紹,他將武術與中醫、哲學結合,普及健身養生知識。他契合年輕人習慣,在社交平臺開設直播,免費教授八卦掌、太極拳等基本功法,吸引不少粉絲跟學、點讚。
“陳老師教學強調舒筋通絡,講究力量的整體性。”跟隨陳文挺學武3年的中醫骨傷科醫生李順説。從社交平臺上慕名前來拜師的蔣亞表示,學習中可以感受到他對傳統武術的獨特見解。
為武漢小學生提供免費武術課外輔導、在漢臺民間救援交流會上表演傳統武術、向在漢臺胞臺商傳授八段錦功法……這些年,陳文挺還致力於傳統武術在學校、社區的推廣及兩岸的交流。他表示,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也將為此持續努力。(完)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