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西藏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深秋時節,遍地金黃。這幾天,56歲的玉傑剛忙完秋收。看著滿倉的青稞、小麥等糧食,他心滿意足。

 

玉傑是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村民,家裏有20多畝地。“現在的青稞産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都是機械化收割,效率特別高。”他説。

 

青稞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糧食作物。十年來,西藏農業部門大力培育和普及青稞良種,其中“喜馬拉雅22號”“藏青2000”具有高産、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是主要普及的青稞良種。

 

10年來,西藏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農民收穫青稞(8月27日攝)。新華社發(洛克攝)

 

“青稞良種是鄉里免費發放的,不用交錢。”玉傑告訴記者,自從良種在全村普及後,青稞産量就提高了許多,畝産近400公斤。數據顯示,2021年,西藏推廣種植青稞良種198.19萬畝,覆蓋率達90.8%。

 

受氣候、地勢影響,西藏中低産農田比例高,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制約糧食産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此,西藏實施耕地改造,通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全方位提升耕地品質,進而不斷提高重要農産品的供給能力,夯實糧食安全。

 

日喀則市青稞産量約佔西藏全區的50%,被稱為“西藏的糧倉”。近年來,該市持續推進田間設施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63.46萬畝,水利設施更加完善、規範。

 

10年來,西藏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日喀則市江孜縣努康村村民在進行機械化收割。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

 

28歲的普尼瑪來自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聶日雄鄉德日村,家有30多畝地。“以前地塊不規則,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加之土層薄,農田肥力不夠。”他説,如今家裏的農田土地平整,灌溉耕種方便;土質肥沃,糧食産量有了很大提升。

 

良種普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舉措穩步提升了西藏糧食産量。西藏自治區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西藏糧食的年産量由2012年的94.90萬噸增加至2021年106.15萬噸,年産量連續7年超過100萬噸,年均增長1.3%;青稞産量由2012年的63.71萬噸增加至2021年的80.12萬噸,年均增長2.6%。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杜傑表示,2022年西藏的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均高於去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新華社拉薩10月13日電(記者格桑邊覺)

標簽: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