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首都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最美快遞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並在今年當選為二十大黨代表,十年前,內蒙古漢子宋學文不會想到自己的“北漂”未來會是這樣,也沒想到普通的快遞員工作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多的機會和榮譽。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宋學文 受訪者供圖

 

他每天的工作看似重復而簡單。

 

7點左右到站點——卸車、分揀——送貨——12-13點吃飯休息——卸車、分揀——送貨——晚上7點回到站點,發走當天攬收的快遞。

 

但他卻幹得一絲不茍。

 

送貨時,他會按照收貨公司、收貨人下班時間,把下班較晚的收件人貨物放下面,下班較早的收件人貨物放上面。他還會定期統計和分析客戶的購物需求和特殊情況,梳理貨物輕重緩急,再決定裝車方式和配送路線。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從今年的冬奧會到冬殘奧會,宋學文也一直服務在冬奧一線,受張家口暴風雪影響,往往十分鐘積雪就非常厚,為此他們搬運物資都需要靠冰爪,曾在10天時間裏,完成了4781件傢具的配送,圓滿完成了工作。

 

十年來,他見證了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

 

宋學文告訴觀察者網,十年前他剛入行時快遞一天只有幾十單,且以單一品類的小型數碼産品為主,但現在北京的快遞小哥日均能送200單左右,是十年前的三四倍,而且配送的品類非常全面,涵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目前,宋學文已經累計配送了30余萬件包裹,行程超過32萬公里,零差評、零投訴、零安全事故。

 

宋學文的感受有跡可循。現在中國的快遞行業已經邁入“千億件”時代,快遞業務量在10年間增長了19倍,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宋學文表示,人們對快遞服務的品質要求也更高了,原來可能只是滿足於收到貨,現在大家期待著更快、更好的收到貨。

 

快遞量的爆發與電商的飛速發展和社會消費升級密不可分。

 

回到十年前,U盾網絡付款還是主流、PC端購物爭奇鬥艷、小鎮快遞需要自取,但是近十年,中國網上零售額從1.26萬億元暴漲近10倍,達到13.1萬億元。一個個不起眼的電商包裹背後,是全世界交通順暢、物流通達,貨品從田間地頭、工廠寫字樓、小區村落之間的自由流轉,以及網絡普及智慧應用改變生活的映照。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U盾 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互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消費升級態勢: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商品消費更注重個性化和品質。

 

例如,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類值中,化粧品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均超過10%;2021年,限額以上零售企業中,品牌專賣店超過3.3萬家,比2012年增加1萬餘家。

 

此外,服務消費市場也在不斷拓展。文化娛樂、休閒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生等服務消費逐步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超過8%,其中2021年比上年增長27.9%;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其中2021年增長14.3%。

 

現在,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服務需求,快遞小哥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標準,準時派送、送貨上門、輕拿輕放等等。此外,為了輔助快遞小哥的末端配送工作,快遞行業在近年來也將數字化技術、智慧化設備應用在倉運配的各個環節當中,宋學文也有機會學習操作無人車、無人機的技能。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智慧倉儲 圖源網絡

 

每天腳踏實地的付出讓他收穫了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並在今年當選為二十大代表,他感到非常激動,“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有一份光發一份光,有一份熱發一份熱。”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現在,宋學文的工作依然重復而枯燥,但是他早已沒有“漂泊感”,在北京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我從老家的一個村子裏走出來,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打拼,穩定的福利待遇給了我在這裡安家立業的底氣。”宋學文介紹,他所在的京東快遞會幫助他繳納“五險一金”、提供各種福利保障和職業發展機會,“讓我們快遞小哥都感到踏實、生活有奔頭。”

 

行業和社會的關心的也讓快遞員這一職業愈發受到重視。今年過年,他們在回龍觀附近站點的小哥收到了社區居民準備的年夜飯,平常也經常會收到老客戶的問候短信,“我們都感覺到客戶是真心把我們當成親人朋友,真心認可我們。”

 

工會也為小哥們在城市的許多角落設立了暖心驛站,在節日開展慰問活動;“國家更是非常關心我們的工作環境、福利待遇和權益保障,持續完善對我們的保障制度,大大增強了我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宋學文説。(觀察者網訊 文/莊怡 編輯/張廣凱)

標簽: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