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具備充分增長空間——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專家閆黎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10-31 11:42:43 | 來源: 新華社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高級講師閆黎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第三季度“成績單”展現出總體穩定、趨勢向好等特點,未來具有充分增長空間。
“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農業生産、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穩中有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保持平穩,就業形勢有所改善,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總體穩定。”閆黎説。
中國國家統計局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9%。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全國夏糧早稻産量比上年增加155萬噸,增長0.9%。
閆黎認為,中國克服疫情對農業生産造成的不利影響,依靠農業科技進步、高品質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跨區域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等可持續優勢實現糧食穩産增産,是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高品質發展亮點”。
前三季度,中國CPI同比上漲2%。閆黎表示,在全球通脹高企的背景下,中國對通脹的有效控制是亮點,對穩經濟、穩信心、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期西方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不但打亂了發展軌跡,而且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從最新數據來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穩步增長,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返擴張區間,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基本保持穩定。閆黎認為,這顯示中國第二産業正在全面恢復,同時,中國市場內需旺盛,潛力巨大,消費需求有望強勁反彈。
閆黎對中國數字經濟的良好表現尤為關注。他表示,網上零售和實物網絡銷售增幅遠高於消費領域總體增幅,凸顯中國數字經濟的作用。數字經濟領域的商業模式和成功實踐也將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核心競爭力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9%。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閆黎認為,中國各行業的高品質發展對出口增長産生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中國也在積極借助廣交會、進博會和消博會等重要平臺進一步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是世界的市場,世界也是中國的市場。”他説。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閆黎説,“穩中有增、蓄勢待發的狀態更有利於中國未來進一步有序和持續推動內需,把握未來全球經濟發展中的機遇。”
新華社新加坡電 記者蔡蜀亞 李䶮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致賀信2025-07-10
- 國臺辦: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演練”,都改變不了“台獨”必然失敗的下場2025-07-10
- 月球樣品又有新發現!嫦娥六號揭示月背演化密碼2025-07-10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塞爾維亞舉行2025-07-10
- 2025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技能邀請賽在滬舉行2025-07-10
- “跨越那一灣海峽,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2025兩岸青年峰會在京舉辦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