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送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網上下單,本地商店全城送

提高配送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網上下單,本地商店全城送

 

工作人員在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美團買菜”逸仙路站點內分揀貨品。新華社記者 丁 汀攝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佈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電商平臺在完善供應鏈、物流及用戶體驗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動網絡消費市場向本地化等方向發展,時效性敏感、本地化屬性強的消費需求加速向線上延伸。專家認為,從短期看,本地化業務模式的末端配送效率優勢已得到初步體現;從長期看,本地化業務模式通過向上下游延伸,有助於打通全領域數字化通路,提升消費品的供給效率。

 

店舖紛紛上線經營

 

“平均下來一天1000多斤,一個月就3萬多斤,一年保守估計賣了有36萬多斤蔬菜。”最近,上海徐匯宛平菜市場的攤主陳春玲算了一筆賬,“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在網上買菜,所以我把店舖上線到‘餓了麼’平臺,空閒時可以做做外賣。”

 

作為“餓了麼”平臺上的“挑菜達人”商戶,因為對進貨渠道、蔬菜品質的嚴格控制,陳春玲的店舖上線4年贏得了一大批顧客粉絲。現在每天“餓了麼”的訂單已佔到總訂單的1/3。

 

“餓了麼”生鮮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説,目前他們已經在全國多地上線了“挑菜達人”店舖,通過建立一套食材挑菜,門店運營標準,讓攤主快速掌握線上經營技能。

 

據悉,美團、京東等平臺也通過外賣生鮮、社區團購等模式加速發展,快速融入本地市場。

 

2022年8月至今,“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陸續推出“本地尖貨”品牌打造計劃,包括北京龐各莊西瓜、平谷大桃、密雲水庫魚,上海崇明大米、廣州本地特色番石榴、洪湖蓮藕等在內,越來越多“本地尖貨”通過即時零售平臺,更快地從田間流通到消費者手中。

 

“本地尖貨”品牌打造計劃在讓本地好貨賣得更好的同時,刺激本地消費,拉動本地經濟增長。以龐各莊西瓜為例,當地合作社的農民收入普遍上漲了40%到50%;與“美團買菜”合作番石榴的廣州金泉農業專業合作社,供應的南沙番石榴一天最高可賣出上萬斤,消費者復購率高,合作社農民收入普遍上漲了20%以上。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平谷大桃”“密雲水庫魚”上,僅“美團買菜”一家平谷大桃合作商就能幫助當地250名農戶實現增收近500萬元。2021年與“美團買菜”合作密雲水庫魚後,合作社每個月能夠銷售上萬條密雲魚,直接帶動合作社漁農收入增長30%。

 

即時零售更方便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李女士説,自己平時就經常用京東買東西,“去年以來覺得京東送的越來越快了。像超市的水果、手機、五金配件等,幾十分鐘就到了,很方便。”

 

2021年10月,達達集團和京東聯手打造的“小時購”服務正式發佈,通過京東App和小程式為京東用戶提供“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小時級乃至分鐘級送達”的即時零售服務。

 

“中國電商發展過程中,商品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配送效率提升是必然趨勢。”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徐雷對記者表示,“現階段,庫存就在消費者附近3到5公里,配送只需要30分鐘到1個小時,這就是行業所知的‘即時零售+即時物流’,也是京東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京東小時購”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即時零售業務的一個縮影。本地門店加上即時配送構成了“即時零售”新業態,連接了實體經濟和消費者,也激發了新消費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和傳統購物方式相比,即時零售解決了消費者線下不知道到哪買,線上電商下單來不及的購物痛點。此外,與傳統電商快遞相比,即時零售將快遞運送時間從4到5天壓縮到1小時甚至幾分鐘,成為消費者選擇即時零售的重要原因。例如,“外賣當作快遞用”的話題引起熱議,也反映了消費行為逐漸即時化這一特點。

 

這一行為在年輕群體中尤其明顯,埃森哲諮詢機構日前發佈的《聚焦中國95後消費群體》報告顯示,超過50%的95後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甚至半天內就能收貨,7%的消費者希望能在下單後2小時內收到商品。

 

同時,消費者選擇即時零售還因為品類齊全。多次網購的李女士説:“超市、藥店、甜品店都上網了,我們可以在平臺上直接進入任意一家實體店購買商品,軟體上還標明瞭店舖與消費者的距離、送貨所需時間。”

 

剛剛搬完家的劉先生也説,安裝傢具時急需一個電動螺絲刀,在平台下單後20分鐘就送上門了,“如果自己出門購買,還得到處找,費時也費力。”

 

探店視頻受歡迎

 

不僅是電商,短視頻平臺也在不斷擴展本地生活業務,從內容消費走向線下服務。

 

據悉,短視頻平臺抖音圍繞一二線和網紅城市進行佈局,先後推出美食探店、心動外賣等業務,並對入駐的本地餐飲商家進行流量扶持,通過種草吸引顧客,促進線上線下交易閉環。

 

抖音生活服務行銷中心負責人王丁虓介紹,抖音生活服務於2021年1月啟動,創作者用內容高效連接用戶與商品、服務。以部分抖音生活服務創作者為例,“若以食為天”和“潛心食”通過不同風格的探店視頻,為粉絲推薦優質美食同時也讓更多好餐廳被看到;“穆雷Murray”從旅遊行業轉型生活服務,用專注無錫本地的500多條短視頻和90多場直播,獲得了本地粉絲的認可;因為看好生活服務業務,“小明粗去”去年6月從戶外主播轉型用直播推薦北京的好店好品,憑藉鮮明的個人標簽,獲得了粉絲的喜愛和認可,1年多時間裏粉絲數翻了一倍。

 

“去中心化、分散化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與抖音分散在各地的創作者相結合,産生了本地達人現場體驗本地商家的‘達人探店’短視頻及直播模式,已經開始助力商家增收。”抖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楊俊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