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媒體熱議夢天實驗艙發射和對接成功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11-02 11:04:20 | 來源: 新華社 |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後,于北京時間11月1日4時27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多國媒體就此發表文章,熱議中國空間站這次浪漫的“太空之吻”。
俄羅斯各大主流媒體密集報道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並與空間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的消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説,隨著這次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即將完成建設,太空實驗室將開始全面運行,隨後進行的相關科學實驗及其結果對於載人航天的未來非常重要。
“一大群攝影愛好者、太空發燒友和觀眾在毗鄰的海灘上觀看了這次發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説,“許多人揮舞著中國國旗,穿著印有‘中國’字樣的衣服,反映出強烈的國家自豪感。”
後續,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形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合體。路透社報道説,設計壽命至少為10年的中國空間站的建成,將是中國太空探索的一個里程碑。報道説,國際空間站可能會在近10年內停止運行,如果它在未來幾年退役,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實驗的國際需求也會增加。
早在2019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就聯合宣佈了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如今,瑞士、波蘭、德國、意大利等17個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被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英國《自然》雜誌報道説,至少1000項科學實驗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主要涉及中國研究人員,也包括其他國家研究人員的項目。美國《時代》雜誌網站刊文説,天宮空間站是開放的。
《印度時報》在關於中國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的報道中説,中國實現了長期持續的在軌載人飛行,天宮空間站很可能成為中國太空影響力日益增長的象徵。
作為中國空間站第二個科學實驗艙,也是國家太空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夢天實驗艙將與空間站其他兩艙實現控制、能源、信息、環境等功能的並網管理,共同支持空間站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
新聞推薦
- “WAY!來深圳”2025年台灣青年深圳證券交易所實習活動正式啟動2025-07-23
- 兩岸媒體人夜市話親情!2025“品遊山西 尋根問祖”兩岸新媒體聯合采風活動在太原啟幕2025-07-23
- 跨海實習,台灣學生發現“新大陸”2025-07-23
- “山河美·兩岸青少年詩詞大會”在滬舉辦兩岸青年共赴文化研學營2025-07-23
- 以武會友 切磋拳技——兩岸青少年相聚天津靜海開展跆拳道交流2025-07-23
- 翰墨抒懷紀抗戰 丹青寄情融兩岸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