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生態築“巢”百鳥來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11-07 11:07:09 | 來源: 新華社 |
11月5日,一隻白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一隻夜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喜鵲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拍攝的白鷺(下)和蒼鷺。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的小䴙䴘。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兩隻小天鵝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休憩。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鳥兒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裏休憩。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一隻蒼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拍攝的蒼鷺(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相關新聞
- 2022-11-03“我在武漢挺好的”——一隻青頭潛鴨的自白
- 2022-05-16鳥戲櫻桃
- 2022-10-28讓濕地既有“綠色顏值”又有“金色價值”
- 2021-02-23鳥語花香春光好
新聞推薦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 外交部介紹有關情況2025-08-01
- 政策“不鬆勁”、消費“有新招”、市場“反內卷”——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8.01%2025-08-01
- 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併發表重要講話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灣美食帶到福州2025-08-01
- “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採訪活動在長沙啟動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