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生態築“巢”百鳥來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11-07 11:07:09 | 來源: 新華社 |
11月5日,一隻白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一隻夜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喜鵲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拍攝的白鷺(下)和蒼鷺。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的小䴙䴘。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兩隻小天鵝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休憩。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鳥兒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裏休憩。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一隻蒼鷺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飛翔。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11月5日在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內拍攝的蒼鷺(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在巢湖環湖帶實施生態修復,建設環湖濕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及停留補給,目前在巢湖湖區周邊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已超300種。今年,巢湖湖區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相關新聞
- 2022-11-03“我在武漢挺好的”——一隻青頭潛鴨的自白
- 2022-05-16鳥戲櫻桃
- 2022-10-28讓濕地既有“綠色顏值”又有“金色價值”
- 2021-02-23鳥語花香春光好
新聞推薦
- 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 中國航天蛇年首發告捷2025-02-12
- 外交部:敦促美日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自身承諾,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2025-02-12
- 團圓時節樂享鬧元宵的奇妙體驗2025-02-12
- 國臺辦: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讓今年兩岸的年味兒多了很多儀式感2025-02-12
- 定了!中國載人月球車命名“探索” 載人登月服命名“望宇”2025-02-12
- 節目單來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元宵晚會》邀您共度上元夜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