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採用煤炭制氫的國家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11-17 10:39:18 | 來源: 科技日報 |
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現場,中國角舉辦了一場名為“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新進展”的邊會。會上,《中國耦合CCUS制氫機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佈。
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氫産量約為3300萬噸,約佔全球産量的30%,中國約有三分之二的氫産自煤制氫工廠,制氫業共排放3.6億噸二氧化碳,中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規模採用煤炭制取氫氣的國家。
報告指出,要使氫氣為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將制氫過程轉向低排放至關重要。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是“富煤、缺油、少氣”,在煤炭資源豐富、二氧化碳封存條件較好、可再生能源有限的地區,耦合CCUS的煤制氫技術將是一種低成本制取低排放氫的選擇,同時可帶動二氧化碳運輸和封存基礎設施建設。
報告提到,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能需求將增至3700萬噸,2060年需求將超過9000萬噸。而且,中國的很多煤制氫工廠將在近期建成,加裝CCUS將對這些工廠的減排具有關鍵作用。
報告指出,捕集二氧化碳和氫氣是未來合成燃料的關鍵原料。儘管目前生産成本較高,但合成燃料是長途運輸特別是航空業為數不多的減排方案之一。此外,中國捕集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於提高石油采收率、生産化學品和建築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用途中,二氧化碳可能會被重新釋放到大氣中(包括合成燃料燃燒排放),因此需要通過嚴謹核算來確定減排量。
據了解,該報告由國際能源署與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國家能源集團、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編寫。報告還探討了中國目前氫能和CCUS發展現狀,並分析了到2060年中國經濟産業各部門對於氫氣需求的潛在演變過程。(記者何亮)
相關新聞
- 2022-08-10北京首個綠色生活碳普惠活動平臺上線 多種減排行為可兌獎
- 2022-06-16美研究機構:中國7年的空氣污染減排程度相當於美國30年
- 2022-06-14廣東深圳上線國內首個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APP
- 2022-03-23中國首個氫能産業中長期規劃出臺 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要發展方向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