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下修今年GDP增速 多數據反映台灣景氣疲弱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1-30 12:11:06 | 來源: 中新社 |
台灣行政當局“主計總處”29日公佈預測,將台灣今年的GDP增速下修至3.06%,將2023年GDP增速調降至2.75%。
綜合中央社、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媒消息,“主計總處”確認的今年第三季度台灣GDP增速為4.01%,比8月預測的4.71%下降0.7個百分點;對於明年的經濟數據,原預測GDP增速為3.05%,此次下調至2.75%,“不保三”。
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日前公佈的景氣報告指,繼9月後,台灣10月連續第二個月亮出代表經濟疲弱“黃藍燈號”,景氣領先指標連續下跌12個月。該委員會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台灣年底前挑戰仍多,接下來有可能轉為代表低迷的“藍色燈號”。
綜合出口、股價、就業等九項指標,臺當局“發展委員會”綜合判斷10月景氣分數為18分,比9月增加1分。該委員會經濟發展處負責人説,雖然增加1分,但10月的景氣仍是疲弱的;景氣領先指標過去12個月的累計跌幅擴大至8.17%,反映台灣內部景氣趨緩。
臺《工商時報》29日的報道稱,九項指標都在下滑,景氣燈號怎可能不變燈?文章同時指,新台幣匯率過去一年貶值12.6%,台灣10月的景氣燈號能守住黃藍燈,新台幣貶值“貢獻最大”。然而貶值的效果終將止息,台灣與“藍燈”會愈來愈近。
臺“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台灣當月再次下降1.22點至60點,指數連續三個月下滑,更創13年來新低。主要原因是通貨膨脹加上升息的效應。該中心認為,升息效應還將繼續,指數恐繼續下探。
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説明,物價水準、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等六個分項指標全部下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更降至歷史低位,這代表散戶投資信心低迷。
此外,臺當局有關部門29日還公佈了全臺房屋交易數據,10月僅2.2萬棟、同比下降25%,累計1至10月全臺房屋交易量26.6萬棟、同比減4.5%。今年全年的房屋交易量或低於2020年的32.6萬棟,為新冠疫情發生近三年來的新低。
數據顯示,全臺22個縣市中有14個縣市的交易量都為負增長,六座主要城市中僅台中市保持正增長。分析表示,房屋買賣轉移棟數快速下滑、全臺房市交易量急縮,反映今年下半年以來,台灣民眾對經濟大環境轉趨悲觀。(中新社台北11月29日電)
相關新聞
- 2022-11-23台灣10月外銷訂單再度負增長 預估11月跌幅再擴大
- 2022-11-15台北市人口跌破250萬創近38年新低 專家指受四重浪潮衝擊
- 2022-11-23台灣2022最佳品牌榜單公佈 華碩電腦仍居首
- 2022-11-01台灣9月製造業景氣持續低迷 瀕臨“衰退”藍燈
新聞推薦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
- 突破、創新、佈局,新年新幹勁!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業“落地生花”2025-02-17
- “想帶更多同學來見識大陸的精彩”2025-02-17
- 香港故事丨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李焯芬:做中華文化的“老義工”2025-02-17
- 外交部:中國消費市場正實現從“量”到“質”的變革2025-02-13
- 元宵節,解放軍用閩南語喊話臺艦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