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丹青繪灣區”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美術作品展在深圳舉辦

粵港澳三地山水相接,文脈相親,文化同源,具有深厚的地緣、史緣、親緣關係。“筆墨丹青繪灣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美術作品展”日前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開幕。來自香港、澳門和內地的藝術家通過油畫、國畫、版畫、雕塑、水彩、裝置等豐富多樣的藝術方式帶來了111幅美術作品,用丹青描繪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之後社會環境和人文精神的新面貌、新氣象,表達了藝術家們對香港、澳門未來發展的美好期待與祝願。

 

走進展廳,觀眾紛紛被題材豐富的作品深深吸引。作品中,有的抒寫大灣區風光旖旎的生態美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例如石棟、段晨光的《香江春意正濃》,唐錫年的《一起歸家》;有的則描繪時尚現代的都市風情和包容交匯的人文風貌,例如侯昌輝的《同根同心傳真情》、莫各伯的《連結夢想》等;還有的記錄了25年來大灣區的歷史性事件及發展變革的重要成就,例如張金坤的《賀建黨百年 慶香港回歸》、張驚濤的《一橋通達港珠澳》等。

 

作品風格多樣也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藝術家將現實主義的寫實再現與浪漫主義的寫意描繪相結合,既注重汲取傳統美學養分,也借鑒了各種跨媒介的現代元素,在藝術境界的開拓和語言探索上達到了新的水準,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題材創作的全新面貌。例如陸增康的雕塑作品《淺水灣的早晨》,將寫實的面部塑形與誇張的人體比例相結合,加上具有地域特點的和諧色彩,生動表現了香港市民具有煙火氣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洋溢的內心感受。再如韓梅的作品《香港的味道》,用傳統中國畫的技法和筆觸,以插畫的形式來呈現香港美食的滋味,充滿了活力與趣味。

 

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推動各項事業向前發展,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祖國是香港堅強後盾”是本次展覽的主題之一,其加達瓦的版畫《母子——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方向暉、陳端麗的雕塑《頌回歸》,方楚雄的國畫《盛放的紫荊》等眾多作品用生動的氣韻和骨法用筆、應物象形抒發了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情懷。

 

灣區文化,流光溢彩。本次展覽同樣展示內地和澳門美術家從不同視角,描繪澳門自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各個領域實現的長足發展。例如邵燕樑的水彩作品《齊心協力》、李霞的中國畫《濠江新曲·蓮成一家》等。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澳門的進步與祖國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術家們在創作時,置身於新時代大灣區的大圖景中,不斷挖掘新題材、探索新技法、融合新樣式,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在表達角度和呈現風格上,都展現出了強烈的創新意識。”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田區美術家協會主席、福田美術館館長張闖表示,畫家們用作品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歌頌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希望未來內地與港澳美術家們繼續攜手同行,不斷用精品力作推動大灣區美術交流與合作。

 

據悉,本次畫展由中國文聯、國家博物館、中國美協、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廣東省政府新聞辦、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香港中聯辦宣文部、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中聯辦宣文部、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等聯合主辦。

 

光明日報深圳電 記者黨文婷、嚴聖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