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兩岸教育合作與交流新動向——第十屆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召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2-13 12:56:0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12月12日,為促進後疫情時代兩岸教育合作交流永續發展,探討兩岸教育發展新動向,共商兩岸教育合作交流新策略,由廣州大學和屏東大學聯合主辦,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及兩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屏東大學教育學院及教育行政研究所承辦,廣州大學港澳臺工作辦公室、台灣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以及財團法人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協辦的第十屆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以線上方式召開。大陸與台灣的25位學者,圍繞“新時期兩岸教育合作與交流策略”主題做學術報告,來自兩岸的近200人參加會議。廣州大學副校長吳開俊教授、屏東大學前校長劉慶中教授、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主任舒剛波致辭,廣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馬鳳岐教授主持致辭環節。
12月12日,第十屆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以線上方式召開。(中國台灣網發)
吳開俊指出,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兩校合作打造的兩岸教育研究的最大平臺,在教育政策建言建策、教育行政研究、教育實踐成果深度反饋等多維度上得到兩岸學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肯定。廣州大學和屏東大學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兩所學校是兩岸第一對結成姐妹學校關係的公立大學。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級政府和歷任校領導的積極推動下,兩校之間的合作交流不斷深入,合作渠道日益豐富,合作成效日益彰顯,成為兩岸高校合作的典範。
劉慶中説,本次研討會主題包含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新時期”,另一個是“新趨勢”。所謂的“新時期”就是疫情以及後疫情時期。“新趨勢”從狹義上説就是在新時期如何來解決交流問題;廣義上説就是如何拓展合作交流。
舒剛波代表教育部教育部港澳臺辦對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兩岸教育交流合作。雖然受疫情影響,兩岸教育交流在人數和頻次上有所放緩,但是總得來看還是不斷推進的,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如合作辦學、承認學歷等方面。
嘉賓致辭(中國台灣網發)
研討會學術報告分為四個環節,兩岸學者圍繞疫情和後疫情時期教育問題、兩岸教育交流現狀與路徑、教育數字化、課程改革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主旨發言(中國台灣網發)
據悉,廣州大學和屏東大學的合作源於1992年兩校前身廣州師範學院和屏東師範學院的合作。2010年屏東大學(原屏東教育大學)成立“屏東教育大學-廣州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2011年廣州大學成立“廣州大學-屏東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屬於雙方聯合研究機構。研究力量主要依託兩校教育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師生,整合全校教育政策研究人員,以項目研究形式獲得研究中心支持,參與中心研究平臺建設,共享研究資源,開展師生互換,分享研究成果。2014年,兩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獲批為廣東省普通高校國際暨港澳臺合作創新平臺,以“粵臺區域教育品質保障政策合作研究”為主題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根據雙方商定的“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年會”制度,兩校輪流舉辦“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迄今已舉辦十屆。(中國台灣網、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兩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12月13日訊
相關新聞
- 2022-12-13增進臺胞福祉 促進心靈契合——寫在第十一次全國台灣同胞代表會議召開之際
- 2022-12-13共促兩岸和平發展 共謀祖國統一大業——寫在第十一次全國台灣同胞代表會議召開之際
- 2022-12-12台灣經典民謠沙龍分享會:兩岸音樂人為你解析川臺民謠音樂之美
- 2022-12-12桂臺高校藝術創新研討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