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央視網消息:青春點亮夢想,匠心傳承文化。苗族銀飾鍛造技藝是我國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一件苗族傳統銀飾的誕生,需要經歷約960℃的高溫熔煉與千萬次的鍛打,再通過拉絲、編結、鏨刻等30余道工序。貴州凱里26歲的苗族姑娘潘雪,正以她的青春匠心和火一般的熱情,用手工銀飾傳承著千年的苗族文化。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潘雪:大家好,我叫潘雪,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的苗族銀飾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這裡是位於凱里下司古鎮,我們的非遺基地。最近,正是我們苗族當地的牯藏節,所以今天準備以苗族圖騰蝴蝶媽媽為原型做一枚胸針。而這根其貌不揚的銀條,就是我今天準備的原材料。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熔銀和拉絲是製作銀飾最初的步驟,費時費力。我們需要將燒熱的銀條反復抽拉上百次,才能形成髮絲一樣細的銀絲。而就是這麼一條零點幾毫米的銀絲,串聯著上千年的苗族文化。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潘雪:這個很費勁,手都拉紅了。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潘雪:終於做好了,別看一枚小小的胸針,可是花了我十多個小時,我還是挺滿意的。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在上中學時,我也擁有了人生中第一套苗族盛裝和銀飾,也因此認識了我的師傅張永富。我就在他身邊賴著不走,今天敲敲這根銀條、明天刻刻那條花紋。慢慢地,我對銀飾愈發癡迷。大學二年級,當同學們開始考慮未來選擇什麼職業時,我卻做出了一個影響自己一生的決定:拜師學藝,以後要做一個銀匠。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潘雪師傅 張永富:拿著一隻雞,還有十斤米酒,就到我那裏來拜師。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潘雪:當時是已經認定了這個事情,因為我覺得只要自己喜歡的東西,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然而,真正踏進這道門後,我才體會到了師傅所説的苦。以前我很喜歡做美甲,但是自從幹了銀匠,就再也做不了。一次次拉絲,經常讓我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將銀絲擠壓成型,指尖也會被磨破出血。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在前輩們的指導和鼓勵下,我咬牙堅持、反復嘗試,直到一件件作品最終成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相信,過程中一切艱辛付出都是值得的。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潘雪父親:好多親戚朋友感覺,你女兒做得挺可以的,我們跟她買一點。我就感覺挺不錯,我也支持她。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我也在嘗試著做了一些不一樣的銀飾,朋友們把我製作的過程拍成了短視頻發在網上,得到了很多關注。像我們原創的星星樹、銀足球,以及各種首飾和工藝品,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隨著關注度不斷提高,訂單也隨之增多,我找到周邊一些銀匠師傅們,和他們一起抱團發展。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銀匠 宋紅花:小雪他們有了訂單,他們需要了,就馬上打電話給我。

 

記者:一個月收入大概有多少。

 

銀匠 宋紅花:幾千元錢。

 

潘雪:苗家女兒的銀飾情

 

我們團隊現在已經發展到40多人,其中有一多半的都是90後、00後。大家懷揣著對苗族文化的濃厚興趣,相聚在一起。我很開心,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苗族銀飾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愛。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和我們一起努力,為各自民族文化的傳承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以自信點亮文化之光

 

曾經有一些人覺得咱們傳統的首飾、服飾不時尚不好看,甚至有點土。現在呢,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傳統首飾服飾的粉絲、消費者。所謂時尚,最根本的在於自信,自信了,就是時尚;往大了説,堅定了文化自信,就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潘雪和她的小夥伴們,正是憑著這樣的自信,給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讓它們煥發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