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深圳 “理想之城”榜上有名
8月27日,《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準科學家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佈會上發佈。報告顯示,北京、上海位列全球高水準科學家集聚城市前5位,國際人才樞紐地位凸顯。
據介紹,《報告》以覆蓋近10年時間、超過70萬條詳實的第一手科技統計數據為依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21年,北京、上海、紐約、倫敦、波士頓的高水準科學家人數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前五位。《報告》主筆人王雪瑩博士介紹説,從高水準科學家的遷移匯聚趨勢來看,10年間,高水準科學家人數增加最多的前五名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倫敦、紐約和深圳。近十年間,北京高水準科學家流入人數超過3000人,上海也接近2500人,兩座城市在高水準科學家集聚總量、流入和流出數量上,均居全球20城前列,人才樞紐效應十分顯著。
北京的高水準科學家集聚總人數和Top2000頂尖科學家集聚人數均排名全球20城市第一位。自2012年到2021年,以“自然指數”期刊作者為指標統計的北京高水準科學家總人數從7552人增加到23838人,增幅215.65%。北京科學家年度發表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總影響因子增幅達到423.02%。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憑藉優良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環境對全球人才産生了強烈吸引力。自2012年到2021年,上海高水準科學家人數從2940人增加到11215人,增幅達281.46%。上海科學家年度發表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總影響因子增幅達到449.52%。
高水準科學家創造一流成果離不開科研平臺機構的支撐。《報告》對全球20座城市中集聚Top2000頂尖科學家最多的科研平臺機構統計結果顯示:東京大學擁有的Top2000科學家人數最多,達到118人。清華大學以101人排在第二位。排位3—10名的均為來自北美的科研平臺機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分別排在第11、12位。香港大學排名第15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排名22、23位。
報告顯示,近年來北京、上海在學科發展均衡性上有了顯著的改善。根據“理想之城”系列報告數據,2017年,北京僅有化學、物理和工程技術3個領域,上海僅有化學、物理2個領域,在本市成果産出佔比中超過10%;而本年度報告顯示,北京成果佔比超過10%的學科領域已達5個,上海也增加到4個。
《報告》還指出,與中國城市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引進高水準科學家的來源顯得更加多元和平均,體現了這些城市對於全球人才的普遍吸引力和開放包容性。與發達國家中心城市相比,中國城市在全球人才來源的多元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