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創:“創新中國”生力軍
上海交通大學參與設計的“天鯨號”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是中國海工裝備重要創新成果,其裝機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世界前列。上海交通大學網站
2021年12月,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首次並網發電。高溫氣冷堆是由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圖為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外景。清華大學網站
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支撐著中國教育、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過去10年中,高校不斷加強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大力培養創新人才,加速匯聚創新資源,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實現躍升。
神舟飛天、北斗組網、羲和逐日、高速鐵路、C919大飛機、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大國工程中,數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10年來,高校研究與試驗發展撥入經費從2012年的768.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592億元,10年累計撥入經費總額超萬億元。高校科技活動中的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從2012年的20.9萬人年增長到2021年的33.4萬人年。創新資源的匯聚為高校原始創新能力躍升和關鍵技術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産生於學科交叉領域,大學在這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物理學領域,清華大學薛其坤團隊牽頭首次從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中國物理學家發現的最重要的物理效應之一,也是國際凝聚態物理領域近年來的重大原創突破,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化學領域,南開大學周其林團隊發現了全新的手性螺環配體骨架結構,將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決了困擾不對稱催化領域半個多世紀的難題,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材料學領域,復旦大學趙東元團隊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論,創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劑可大幅提升原油資源利用率,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除此之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研製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華中科技大學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西安交通大學研製出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等一系列重大原創成果。10年來,高校獲得了全部10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的6項、全部自然科學獎中的67%,是名副其實的基礎科學研究主力軍。
創新平臺體系也更加完善。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介紹,10年來,高校不斷加強創新平臺體系建設,牽頭建設了60%以上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30%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全國超過40%的兩院院士、近70%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集聚在高校。教育部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主動佈局建設了25個前沿科學中心、14個集成攻關大平臺、38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系統佈局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超過1500個。此外,高校牽頭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臺站等支撐類重大平臺,初步形成了層次清晰、佈局合理、支撐有效的科研平臺體系。
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10年來,高校科技成果供給力量和轉化效率顯著提升。數據顯示,高校專利授權量從2012年的6.9萬項增加到2021年的30.8萬項,增幅達346.4%,授權率從65.1%提高到83.9%;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2000多項增長到15000多項,專利轉化金額從8.2億元增長到88.9億元,增幅接近10倍,實現了質、效、能的同步提升,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校科技工作形成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新格局。”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瞿振元指出,高校以高水準科學研究支撐高品質人才培養,以高品質人才培養推動高水準科學研究。“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強調科研與教學良性互動,共同促進人才培養;強調科研工作要堅持‘四個面向’,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作為高校科技工作的價值取向;強調科技評價的正確導向,穩妥推進‘破五唯’,形成重實效、重貢獻、重發展、重水準的正確導向;強調走中國特色的科技工作發展道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鼓勵高水準基礎研究自由探索的同時,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推動科研、産業與教育相結合的模式創新。”
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高校在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堅持問題導向,聚力打造“國之重器”。
上海交通大學牽頭自主研發了中國第一套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天鯨號”,實現了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自主研發和産業化,完成了從“被封鎖”到“出口管制”的歷史性跨越;清華大學牽頭設計的全球首座球床模組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首次並網發電,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掌握第四代核能技術的國家之一;北京大學研發了超高清視頻編解碼技術,助力中國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華中科技大學成功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華中高檔數控系統,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在航天航空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批量應用;湖南科技大學領銜研發的海底大孔深保壓取芯鑽機系統“海牛Ⅱ號”,打破了中國可燃冰勘探技術裝備對國外的依賴……縱觀10年發展,高校獲得了全部11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中的10項、全部技術發明獎中的72%,並獲得了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成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學術生態不斷優化
從積極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到紮實服務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從主動融入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到有力支撐科技冬奧成功舉辦……“國之重器”之外,高校科技服務貢獻成效顯著,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積極有為。
“10年來,教育部堅持把服務國家作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後組織實施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碳中和、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區塊鏈等多個科技創新專項行動計劃。”雷朝滋説。
與此同時,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為科技創新營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學術生態不斷優化。
“推動‘放管服’改革,為科研人員減負鬆綁。組織高校開展‘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擴大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等一系列試點,高校科技創新活力不斷激發。”2013年,教育部就出臺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2020年又出臺《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
雷朝滋指出,《意見》對職稱評聘、學位授予、績效獎勵等評價工作中過度使用SCI論文相關指標的現象列出負面清單,“教育部直屬機關在評估評價、成果獎勵等方面帶頭‘破五唯’,以創新品質、能力、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在高校逐步樹立。”
北京大學探索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和評估機制,建立了教研系列、專職研究系列、專職教學系列分類評價和晉陞的人才工作體系,新引進人才中青年教師佔比達90%以上;清華大學制定《關於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起教師雙聘、研究生培養、知識産權歸屬和權益分配等機制……這一個個案例,正是高校大力推動團隊建設、打造創新人才匯聚新高地的生動詮釋。
“通過科技評價、成果轉化等改革的推動,引導科研人員的價值追求,建立適應新階段新要求的高校創新文化,10年來,求真務實的創新生態逐漸營造起來。”瞿振元評價説。
值得關注的是,10年來,國際科技合作更為廣泛。高校共派出近40萬人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人員174萬人次,發表特邀報告18.7萬篇、交流論文88.3萬篇。“更多高校走出國門,深度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大洋鑽探等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牽頭組織了國家首批國際大科學計劃之一‘深時數字地球’,還有多個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在加快培育。高校與國外高水準大學和研究機構廣泛開展深層次國際合作,建設了70多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橋梁。”雷朝滋如是説。 (記者 孫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