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如意”:泰國中式拜年裏的血脈親情

“新正如意,新年發財!”泰國總理巴育不久前在泰國中部華人聚居的叻武裏府出席春節慶祝活動時用中文説道。

 

泰國民眾素有慶祝春節的傳統,“新正如意”一直以來都是泰國人的春節口頭禪,使用頻率大大超過泰文版“春節快樂”。而這句潮汕腔調的祝福語背後,凝聚著中泰文化交融的悠久歷史以及中泰一家親的深厚淵源。

 

“新正如意”:泰國中式拜年裏的血脈親情

1月19日,在泰國叻武裏府,泰國總理巴育出席春節慶祝活動。新華社發(拉亨攝)

 

祖籍汕頭的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李桂雄告訴新華社記者,“新正如意”裏的“正”指的是正月。這句祝福意為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財運亨通;被祝福的人會以“同同”“平樣”回應,意為彼此同樂。

 

“在泰國不到7000萬人口中,潮汕人是最龐大的華人群體。他們把中國文化、習俗、文字帶到泰國,泰國社會方方面面都有中國文化的影子。華人深度融入泰國,對泰國經濟作出巨大貢獻,讓中泰兩國在血脈相連的基礎上親上加親。”李桂雄説。

 

“新正如意”:泰國中式拜年裏的血脈親情

1月19日,在泰國叻武裏府,演員在春節慶祝活動上表演。新華社發(拉亨攝)

 

17世紀,許多華人從廣東和福建開通的商港移民至暹羅(泰國古稱)經商,獲得當時重視貿易的泰王之優待。18世紀中葉,泰國民族英雄鄭昭建立吞武裏王朝。其父祖籍廣東潮汕地區的澄海,因此鄭昭在位期間鼓勵潮州人來泰經商務農,湄南河東岸開始出現華人聚集區。19世紀以後,由於貿易繁榮,曼谷與中國華南地區通航且以汕頭最早,大量華人移民涌入,與當地人通婚並落地生根,華人文化與當地文化愈加水乳交融。

 

如今,泰國的春節氣氛一年濃似一年。在泰國的唐人街,除了舞龍舞獅、器樂演奏、潮劇表演,還有繪畫、茶藝、糕點製作等體驗活動,年味十足。

 

多數華人仍傳承著潮汕人迎春接福的習俗。除夕在泰文中被稱作“祭日”。各家各戶一早起來預備酒水、食品、香燭祭拜祖宗,以此飲水思源,感謝祖輩為他們創下基業。完成祭祀活動後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團年飯。

 

大年初一早晨,泰國華人到寺廟裏行佈施禮。一家人準備食物或甜點,放入僧侶手捧的缽中,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

 

“新正如意”:泰國中式拜年裏的血脈親情

1月16日,一名商販在泰國曼谷唐人街的攤位上擺放春節飾品。新華社發(拉亨攝)

 

春節期間穿紅衣服、説吉祥話、互道“新正如意”,已成為泰國人的默契。

 

在泰出生、祖籍潮汕的泰國海上絲綢之路孔子學院泰方院長張楚雄告訴記者:“自我記事以來,都能聽到人們在春節期間互祝‘新正如意’。無論大家是否會講中文,都能用這一句地道中文互道祝福,這種文化交融讓大家沉浸在和睦喜慶的氛圍中。每當我説起這句話,都會感到親切與有所歸屬,每説一次都是對自己文化之根的致意。”

 

張楚雄説,泰文裏許多詞彙都源自潮汕話,如“頭家”(老闆)、“粿條”(米粉)等。“這些詞彙像流淌在血液裏的密碼,時刻提醒著我們與中華民族之間的血脈親情。”他説。

 

大紅燈籠高挂唐人街,蒼勁有力的春聯貼在巷口民居之間,新春裝飾點綴著各大商場和景點。今年春節,包括曼谷、普吉在內的泰國多地都在開展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的慶祝活動。

 

巴育説,中國近期優化防疫政策,泰國人民已做好準備,熱切期盼中國遊客回歸,“祝願所有華人朋友兔年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