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釣魚城遺址新發現南宋末年規模宏大建築群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3-20 15:02:3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日前,記者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重慶合川釣魚城遺址新發掘了一批南宋末期建築群。專家認為,此次發現遺址的建築規模和規格之高,在之前宋元(蒙)戰爭時期山城防禦體系中前所未見,尚屬首次。
釣魚城地處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匯處的重慶市合川區,佔地2.5平方公里。宋元(蒙)戰爭時期,蒙古大汗蒙哥兵臨釣魚城,在當地將士頑強抗擊下,蒙古大軍不能越雷池一步。釣魚城戰爭時長逾36年,是歷史上有名的防禦戰。
據介紹,此次考古工作主要聚焦釣魚城護國寺、武道衙門和皇宮三個遺址點,完成發掘面積914平方米,新清理城門、城墻、石墻、院門、高臺、井臺、水井、水池、道路、房址、排水溝和灰坑等遺跡33處,出土各類遺物300余件。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袁東山表示,這些點狀的建築應該是一個整體的巨大院落,從揭露的城門、通道、墩臺以及石墻來看,無論從石材大小還是砌築工藝上都是以前未見的,“尤其是相距約60米的兩個大型臺基及其連廊,可能類似闕臺,由此可以判斷後面連著大型建築,規格很高。”
據史料記載,在宋元(蒙)戰爭時期,南宋軍隊採取依山制奇、據險而守的方略,修築了包括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雲陽磐石城、萬州天生城、梁平赤牛城、南川龍崖城、忠縣皇華城等數十座城池,城中有林木田池可供長期駐守,且各城相互呼應,構成一個龐大的依靠“山、水、城”一體的山城防禦體系。
袁東山表示,前述新發現有效填補了該區域宋代文化遺存的空白,為釣魚城宋元戰爭山城防禦體系、分區佈局和結構功能研究提供新證,對進一步織補、綴合和重構南宋晚期釣魚城的空間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也希望相關考古工作未來為釣魚城大遺址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世界文化遺産申報等提供新的支撐。
(總臺記者 牟亮)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