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泉州晚報社·泉州通客戶端3月20日訊 (泉州晚報記者 孫燦芬 陳智勇 通訊員 陳家服 文/圖)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南音薪火相傳添佳話。3月19日,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經由兩岸共通的傳統拜師禮儀,台灣南音名師林素梅收下48名大陸親傳弟子,開創了南音“遊子”在南音發祥地泉州收徒開課的先河。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弟子代表李寶霞誦讀拜師貼

 

196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巴生市的林素梅,祖籍泉州永春,留學並落籍于中國台灣。40多年從藝生涯中,林素梅研習南音唱腔和樂器,並因此深深愛上中華文化。2001年落籍台灣後,她頻繁往返于兩岸參加南音交流活動,進而致力於南音的傳承。2021年,已定居廈門的林素梅,被認定為南音非遺項目福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還作為台灣地區代表參加了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林素梅(中)與弟子代表吳曉燕(左)、見證人莊晏成(右)先後在拜師帖上簽名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弟子代表陳菲俐向林素梅老師敬茶

 

當天的拜師儀式以“弦管情、閩臺緣”為主題。遵循南音師徒傳承的傳統禮儀,現場布設“郎君”(即南音始祖孟昶)像,“韆鞦弦管 薪傳不息”八個篆體大字書于畫像兩側。嫋嫋的南音禮樂聲中,由菲律賓國風郎君社副理事長施榮煥擔任司儀,原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正廳級巡視員莊晏成作為見證人,林素梅與其48名大陸弟子,經訂立拜師帖、敬茶、同臺演出等環節,正式結下師徒之誼。來自福建、台灣、香港等地的南音藝術家、傳承人、愛好者,以及中國音樂學院等多個國內高校音樂領域的專家學者,總計200多人共同見證。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弟子代表洪培良致謝師感言

 

“泉州是我的祖籍地,也是南音的發祥地。我在泉州接受拜師帖、成為南音先生,猶如葉歸根、鳥歸巢,是心之所向。”林素梅説,這是她首次在大陸招收入室弟子。今後,她將以非遺傳承人的自覺,為南音文化遺産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毫不保留、傾囊教習。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林素梅與親傳弟子同臺演出南音

 

在場見證的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主席謝萬智表示,泉州南音先生外出教習南音自古有之,但像林素梅這樣,南音“遊子”回到南音發祥地成為先生,開了先河,是南音界盛事。這説明兩岸文緣一脈相承,也驗證了“共一輪明月、唱百代鄉音”,南音是溝通海內外閩南人心靈的橋梁,更將助力南音在交流中傳承創新,迸發新的生命力。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內 台灣南音名師收下48名大陸弟子

 

師徒與部分海內外南音界代表合影

 

南音也稱“泉州弦管”,以其古老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歷史上,伴隨閩南人出洋謀生的腳步,南音到台灣、下南洋,傳播、紮根於世界各地。2009年,南音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