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會前主席伊申格爾:西方須尊重中國“調解人”作用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3-28 14:41:42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德國“中國平臺”網站3月20日刊登題為《“我們必須尊重中國作為調解人的要求”》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慕尼黑安全會議前主席沃爾夫岡·伊申格爾認為,(西方)簡單地否定中國關於俄烏衝突的文件是錯誤的。中國可以在和平進程中發揮作用。以下是對伊申格爾專訪的摘要。
“中國平臺”網站問:中國最近發表了一份立場文件。然而,中國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建議在西方遭到質疑。這有道理嗎?
伊申格爾答:我過去認為、而且現在仍然認為,將中國的文件從桌面上抹去是一個戰略錯誤。我認為有足夠多的內容可以跟中方談。
問:中國文件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答:中國正在奉行越來越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中國將自己表現為“全球南方”的捍衛者和可能的調解人。以一種抽象的方式提出一個立場是有意義的,而且全球90%的南方國家會贊同這一點。
問:日前,中國作為伊朗和沙特之間的調解人取得了成功。西方人是否低估了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答:是的。在政治上,尤其是在經濟上,中國是不可或缺的。中國要把自己展示為調解人——我尊重這一要求。
問:在諸如聯合國大會等國家不論大小都有投票權的機構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站在中國一邊。西方作為政治領袖的時代正走向終結嗎?
答:美國政壇因為徹底兩極分化而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在我看來,華盛頓幾乎不再有興趣説中國好話。不幸的是,任何和解的信號都會立即被拜登政府的國內反對者解讀為軟弱。
問:美國的情況有多令人擔憂?
答:就連《紐約時報》編輯部最近也發出警告:不要盲目地與中國發生一場戰爭。我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看到了這種主流觀點,即應該只打擊中國。但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共存方式。現在沒有人告訴美國人,美國的繁榮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不崩潰。在氣候政策方面,沒有中國的合作,我們很難前進。
問:美國人目前正在讓自己陷入癱瘓。恰在此時,德國宣佈了“時代轉折”,並承諾提供更多領導權。您如何看待這一點?
答:我認為,歐盟作為一個整體最終團結起來是緊迫的戰略之舉。我們必須就對華政策發出同一種聲音——在北京,也在華盛頓。我們必須擺脫德國-中國、葡萄牙-中國或法國-中國的局面。
問:歐盟需要做什麼?因為您説過中國的文件有足夠多的內容。
答:我們應該與北京就這份12點計劃進行深入對話。我們必須為未來某日找到答案並提前思考。
問:針對哪些問題?
答:如果有一天槍聲沉寂,該怎麼辦?難道我們最終不需要一個協調的立場嗎?將有100個議題,其中可能最終只有10個是重要的。但我認為,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做這種預防性的功課,那將是嚴重的疏忽。這是前瞻性危機外交的中心任務。
問:否則還會發生什麼?
答:槍聲一停,美國人會拿著1000頁現成的文件出現,當我們提出27種不同意見且無法達成一致時,美國人就不管我們歐洲人了。這場戰爭發生在歐洲,因此,在討論可能馴服或終止這場戰爭的方式時,歐洲絕不能袖手旁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雲之約”海外臺胞雲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