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多舉措減少噪聲污染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3-28 15:11:52 | 來源: 人民日報 |
比利時國家鐵路公司不久前在列車上開設“靜音區”車廂。在該車廂內,乘客不能大聲説話,限制耳機音量,並應將手機設置為靜音模式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比利時在減少噪聲污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受噪聲影響的人口比例從2004年的24.9%下降至2021年的14.3%,低於歐盟平均水準。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噪聲是影響身心健康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比利時醫學專家表示,長時間接觸噪聲會損害人體健康,如導致睡眠障礙和頭痛等,是造成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不可逆聽力損傷等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2022年,比利時瓦隆大區環境部門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300名受訪者中,1/4的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無法忍受噪聲,超過一半受訪者對他們所處的聲音環境不滿意,並表示受到噪聲困擾。受訪者稱,噪聲污染的主要來源是道路交通。
2018年,世衛組織發佈歐洲地區環境噪聲指南,對各種環境噪聲提出建議,推動社區開展降低噪聲行動等。在歐盟和國際組織引導下,比利時政府積極採取行動,就減少噪聲污染進行了多方面努力。早在1997年,比利時政府就出臺法令對噪聲進行監管。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區有17個固定永久性城市噪聲監測設備,居民區或學校附近都有限速標誌,避免機動車噪聲影響居民生活及學習。在布魯塞爾的機場,飛機必鬚根據起飛和降落時産生的噪聲水準繳納稅款,如果飛機噪聲影響過大,周圍居民可向機場投訴。近期,比利時政府針對飛機噪聲通過了新的稅收制度,對徵稅的噪聲標準作出進一步修改。
環境部門還採取了一系列其他相關措施,包括將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由原來每小時100—110公里降至每小時90公里;鼓勵當地居民駕駛更安靜的電動汽車出行,併為購買電動汽車和建設充電站等提供補貼;積極開發建築隔音材料,推動建設“清潔工地”或“低公害工地”,限制建築工地噪聲等。
運用先進技術也是控制噪聲污染的重要方面。2022年初,比利時亨克市政府與高科技企業合作,採用由AI驅動的場景分析技術,量化管理街道噪聲污染。如果車輛噪聲超過預先設置的閾值,街道安裝的麥克風和攝像頭將自動開啟,信息會被發送至相關機構。亨克市市長德里斯表示,採用創新技術自動分析噪聲和交通模式,便於量化居民受噪聲影響的程度,以採取相應措施,讓城市生活更加安寧。
比利時政府表示,將進一步對聯合國提出的降噪建議進行可行性研究,通過綠化城市、優化道路交通、建立更規範的噪聲管理系統、提高建築隔音標準等措施更加有效地減少城市噪聲污染。
人民日報比利時布魯塞爾電 記者 牛瑞飛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雲之約”海外臺胞雲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