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憑吊 吁“歷史絕不可遺忘”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3-29 15:18:56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南京3月29日電(記者陳鍵興、王承昊、陸華東)臨近清明寄哀思,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29日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深切悼念遇難同胞。馬英九受訪時表示,歷史絕不可遺忘,我們所有中國人都應自立自強,才不會被人欺淩、任人宰割。
上午9時30分許,馬英九一行抵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到“古城的災難”大型雕塑前,手持鮮花,集體肅立。
3月29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深切悼念遇難同胞。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300000”的醒目大字,銘刻著全體中華兒女無比沉痛的一段集體記憶。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死於慘案人數多達30萬,這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的最終宣判。
進入這座建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地及遇難同胞叢葬地的遺址型紀念館,馬英九一行一路神情凝重,面對“古城的災難”雕塑,獻上花籃,集體默哀,憑吊遇難同胞。
3月29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深切悼念遇難同胞。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隨後,馬英九一行走進展廳,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了解南京淪陷前的形勢、日軍進犯南京與南京保衛戰、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人道主義救援、大屠殺後的南京、戰後調查與審判等方面的情況。
“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書籍、照片,我看了一些,但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受到這麼大的衝擊。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行為,中國人是最大受害者。”馬英九受訪時表示,身為中國人,不管在海峽哪一邊都應自立自強,面對外來欺淩要勇敢抵抗。我們這次帶學生來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可以了解也許在台灣了解不夠的事情,作為自己往後發展的重要參考。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于1985年8月建成開放,館內大量珍貴文物史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人講述當年的歷史。3個基本陳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近萬件文物藏品、260多部影像資料,還保存“萬人坑”遺址,建有雕塑廣場、悼念廣場、祭場、和平公園、勝利廣場等。
據了解,紀念館多年開展對臺交流,舉辦了第四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紀念台灣光復75週年視訊交流活動等。2018年,紀念館赴臺舉辦《以史為鑒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新北市滬尾炮臺,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舉行了公祭儀式。
相關新聞
- 2023-03-28馬英九拜謁南京中山陵 題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
- 2023-03-27馬英九率團抵達大陸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雲之約”海外臺胞雲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