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汪辜會談非無源之水 “九二共識”無從回避

今年是汪辜會談30週年,北京、台北近來均舉辦座談會,紀念兩岸關係由對峙走向對話的歷史性重要一步。受益於30年來和平發展的紅利,海峽兩岸各方面應認知,不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雙方難以互信、互諒,也就無從改善、發展兩岸關係。

 

回顧兩岸關係史,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于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是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人士首次以民間名義公開進行的最高層次會談。汪道涵、辜振甫二老簽署四項協議,對擴大兩岸經貿合作、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産生了積極作用,為當時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活力,也開創了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

 

繼中國國民黨4月15日舉行青年座談會、副主席夏立言強調辜汪會談證明“九二共識”的存在與功能,台灣方面26日由海基會出面舉辦“紀念辜汪會談30週年回顧與前瞻座談會”,緬懷二老促進兩岸關係良善發展的功績。不過,海內外媒體都注意到,後一場座談會上,臺官方人士全程避免提及“九二共識”四個字。

 

如此紀念,無異於掩蓋1992年海協會、海基會舉行香港會談及其後一系列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沒有“九二共識”形成在前,實難想像汪辜會談可于次年順利登場、開拓新局。

 

觀察家注意到,民進黨當局2023年以來釋放出逐步恢復兩岸互動往來的訊息,意在回應台灣民意對於緩和兩岸關係的期待。但是,拿掉了“九二共識”,只是端出一些堂皇的語言、部分具體的措施,就希望實現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向前發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回看汪辜會談後的歷史,不難發現,兩岸關係曲折發展,其間高峰、低谷交替出現,無不與是否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密切相關。

 

多年來,“九二共識”在台灣內部遭遇持續扭曲,甚至被污名化,也讓當年推動汪辜會談、致力於保障兩岸民眾利益福祉的有識之士被貼上所謂“賣臺”標簽,也讓一些政治人物盡可能避談這一政治名詞。

 

如是局面今年有了變化,尤其馬英九先生三四月間啟動大陸之行,他帶領青年參訪多地、開展交流對話,並在拜謁中山陵時題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以行動告訴台灣民間社會,兩岸和平交流是可能的,“九二共識”則是基石。島內多數民意給予此行積極正面的肯定,也讓馬英九返臺之際提出“‘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他也表示,會在民間繼續努力,讓台灣有真正和平與安全的未來。

 

當下臺海局勢依然複雜嚴峻,需要更多有識者以積極紮實的論述、行動,共同打牢兩岸協商對話的基礎,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

 

30年前的汪辜會談,已經説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關鍵是,作為兩岸協商基礎的“九二共識”,不能回避。(完)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