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記者“慧眼看徐州” 感受厚重文化底蘊和特色地方美味

臺媒記者“慧眼看徐州” 感受厚重文化底蘊和特色地方美味

 

活動中(圖片來源:徐州市臺辦)

 

中國台灣網5月9日訊 近日,台灣《聯合報》記者黃雅慧到徐州開展為期4天的“慧眼看徐州”微採訪活動,和《徐州日報》等媒體記者組成記者團深入探訪徐州漢文化和地方特色飲食文化。

 

在徐州漢文化、民俗文化、商業文化的富藏地——戶部山民俗博物館,館長李春雷以茶會友,邀請媒體記者們圍桌而坐,對徐州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以余家大院、鄭家大院等明清民居為切入點,工筆畫般講述了徐州古往今來的變遷發展歷程。

 

金縷玉衣、龜鈕銀印、S形玉龍佩……在徐州博物館,承載著厚重歷史基因的文物,在講解員的講述中鮮活起來,生動闡釋著徐州“楚韻漢風、南秀北雄”的城市文化特質。記者團在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叩響時空之門,一賞漢文化風韻。“有俑有陵有漢畫、有山有水有古剎”,漢文化景區既是旅遊者眼中的城市客廳,也是徐州人家門口的文化寶藏。

 

在雲龍山麓彭祖園旁,“中華金廚獎獲得者”國家級烹飪大師王洪根向記者們講述了羊方藏魚、彭祖雉羹等彭祖養生美食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分享了到台北舉辦彭祖美食節期間徐臺兩地美食文化交流碰撞的難忘經歷。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來到南北交匯的徐州,自然要品嘗特色美食、留下舌尖記憶。地鍋雞、烙饃馓子、徐州燒烤……在尋訪徐州特色美食的途中,記者們連聲讚嘆,包羅萬象的徐州味也讓人回味無窮。

 

黃雅慧説,之前對徐州的印像是有重工業且漢文化濃厚的地方,實地參訪後能夠感受到徐州厚重的文化底蘊,除了地上可見的歷史遺跡,還有“地下三層城”的歷史以及更久遠的歷史等待我們去重新認識。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徐州墓葬文化可以感覺到漢代以來“視死如生”的生死觀,並深有同感。此外,徐州很多美食在台灣較少能夠吃到,其口味的豐富性和種類的多元化也令其無比驚艷。(中國台灣網、徐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