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光復參訪團夜訪桂林 “取經”文旅融合發展之道

中新社桂林5月19日電 題:台灣花蓮光復參訪團夜訪桂林 “取經”文旅融合發展之道

 

作者 歐惠蘭

 

“台灣也有和桂林米粉做法相似的花蓮粉條,都是用米做的,也都會在粉中加滷水。沒想到在桂林品嘗桂林米粉,讓我吃出了家鄉的味道。”台灣花蓮縣光復鄉代表會主席廖翊鈞的夫人鄭羽岑如是説。

 

5月18日至20日,台灣花蓮縣光復鄉代表會民族文化交流參訪團一行26人到訪旅遊名城廣西桂林市,品嘗桂林米粉,觀歷史文化名樓,遊明清時代歷史街巷,深度感受當地夜生活,“取經”文旅融合發展之道。

 

18日晚,參訪團成員首先來到桂林歷史文化地標——重建後的逍遙樓。始建於唐代的逍遙樓,曾與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等人文地理坐標齊名,重建的逍遙樓坐落在漓江西岸的濱江路旁。登樓遠眺,桂林城徽象鼻山、訾洲、七星岩、伏波山及漓江盡收眼底。

 

毗鄰逍遙樓,在青磚灰瓦桂北古民居建築風貌的正陽東西巷,桂林米粉、豆腐花、油茶、松花糖、桂花糕、長沙臭豆腐、果汁等各式小吃和商品琳琅滿目,此情此景再次勾起了廖翊鈞的思鄉之情。

 

“花蓮東大門夜市也像這裡一樣熱鬧,有花蓮薯、麻糬、奶油酥條、炸螃蟹、少數民族特色料理、臭豆腐等很多非常地道的小吃,深受食客喜愛。”廖翊鈞介紹,台灣花蓮縣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就位於當地。

 

位於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府正陽門前的正陽東西巷,是桂林明清時代遺留下的唯一一片歷史街巷。2013年,桂林市政府啟動正陽東西巷保護性修繕整治工程。修繕後的正陽東西巷還原明、清古風貌建築群,是桂林市區目前僅存的、房屋年齡最長的成片街區,也是桂林古曆史風貌的觀景區,被譽為“老桂林街巷唯一的標本”。

 

年逾六旬的鄭萬正是花蓮縣光復鄉代表會代表,他是第二次到訪桂林,令他欣喜的是,儘管這幾年桂林城市發展迅速,但原始風景、古老的建築風格依舊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東西巷的老房子對遊客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花蓮縣也有很多老巷子,可以借鑒桂林城市改造的做法,把文化類比如舞蹈、歌謠等文化産業進一步串聯起來,規劃發展。”鄭萬正説。

 

一直以來,到桂林觀光探親的台灣遊客佔廣西入境遊客的三分之二,最高峰時年入境臺胞達80萬人次,是桂林最大的境外客源地。

 

據悉,接下來參訪團還將在桂林考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桂林市地標象鼻山、靖江王城,赴陽朔縣考察台資企業世外桃源和廣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實踐基地山水遇農園。(完)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