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評理|一片反華喧囂中,西方商界發出理性聲音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6-09 10:56:36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一段時間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某些西方政客試圖切斷他們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但是,這些愛吹牛的政客針對所謂的安全威脅和“對華脫鉤”必要性所發出的憤怒噪音,只不過為了討好他們國內的特定受眾。
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存在共同利益,雙方從貿易和經濟關係中都享受到了好處,這一現實卻被扭曲成一種幻象。在他們所描繪的這種幻象中,由於中國的“不正當行為”,中國成了唯一的受益者——被鋼靴踩到腳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世界完全被顛倒了。
事實是華盛頓,而不是北京,挑起了一系列關稅和出口限制摩擦。對這些反北京的街頭叫囂者而言,無論是要“脫鉤”的喧囂,或看似更微妙的“去風險”呼籲,都暴露出他們的偏見或算計。
在一片反華的喧囂中,仍能聽到其他聲音,一種理性的聲音。
德國默克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貝倫·加裏霍日前表示,“脫鉤”將導致巨大經濟代價,並不“可行”。“脫鉤需要20年時間,可是為了什麼?”
國際策略諮詢機構Global Counsel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彼得·曼德爾森也表示,大多數商界人士不希望看到“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這場衝突”。他們更喜歡這兩個大國之間“有管理的競爭”。
曼德爾森在本月初訪問中國後強調,這不僅是他的觀點,也是與之交談的所有國際商界人士(包括美國商界人士)的觀點。在過去幾週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界中,曼德爾森僅僅是表達反對“脫鉤”觀點的其中一位。
主張“脫鉤”的大部分是民粹主義政客,主張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包括溫和派政治人物以及商界人士。後者對現實世界有更好的了解。他們知道,假裝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存在或否認其作為全球經濟主要驅動力的作用是荒謬的。
也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美國政府現在處理對華關係時避免使用“脫鉤”這個詞。但實際上,美國政府仍在對其半導體公司施壓,要求減少對中國企業的供應,此舉無疑將阻礙美國高科技産業進入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從而損害美國高科技産業本身。美國半導體公司已經明確表示反對此舉。
5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表示歡迎,重申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西方政客口中的“脫鉤”必要性無疑是虛構的,因為他們的世界觀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地緣政治階段,而不是由今天的現實世界所塑造。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6月8日社論
原標題:Business community more in touch with realit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新聞推薦
- “還要傳五千年,還不止五千年”2023-09-28
-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2023-09-28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既是倡導者也是行動派2023-09-28
- 中國發佈白皮書,外媒:描繪了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新藍圖2023-09-28
- 讓臺胞回家溫暖又溫馨2023-09-28
- 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鄭旗生:對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心嚮往之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