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走過十五年:架起“連心橋” 鋪就“惠民路”

在鳳凰花開的6月,第15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如期而至。自2009年初創至今,海峽論壇一年一會,從未間斷,已走過十五年。

 

“我是海峽論壇的老朋友了,親眼見證兩岸民間交流路越走越寬。”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近日受訪時説,海峽論壇如期舉辦,再次説明瞭大陸方面長期以來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沒有變,一直持續釋放善意,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連心橋”

 

海峽論壇是專為兩岸基層民眾創設的兩岸民間交流平臺。15年來,論壇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邀請兩岸同胞齊聚一堂,共敘親情鄉誼,共話民生福祉,共揚中華文化,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連心橋”。

 

始於2009年的海峽論壇,一直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色,從經濟合作到文化交流,從民間信俗續緣到婚姻情感交融,每一屆都會加入新的交流元素、開拓新的交流領域,一步步深入兩岸民眾內心,促進心靈契合。

 

首屆海峽論壇涉及經貿、旅遊、教育等20多個界別和行業,第二屆在此基礎上增加10個交流界別;第四屆海峽論壇第一次把兩岸不同民間信仰的宮廟代表匯聚到一起,第一次舉辦兩岸婚姻家庭論壇;第五屆海峽論壇舉辦兩岸公益論壇、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等活動;第十屆海峽論壇增設文化交流板塊,首次舉辦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如今,海峽論壇已形成論壇大會及基層、青年、文化、經濟四大板塊的兩岸交流,成為兩岸合作參與機構最多、活動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民間色彩最濃的嘉年華。

 

回眸海峽論壇十五年路,熱鬧盛況與難忘瞬間留在了親歷者的記憶裏:年過八旬的台灣退伍老兵高秉涵,講述20多年間護送100多位老兵骨灰回大陸家鄉安葬的故事,令現場兩岸同胞感動落淚;來自台中的曾冠穎和來自福建雲霄的張文娟相識相愛,走進婚姻殿堂;台灣青年魏暉倪與大陸歌手扎西頓珠對唱,唱響“我們同唱一首歌,兩岸從來是一家”......

 

十五載攜手同心,溫暖前行。海峽論壇上交融的兩岸鄉情、親情、友情,始終溫暖著兩岸同胞的心,成為維繫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

 

在兩岸同胞之間鋪就了“惠民路”

 

走過十五年,海峽論壇始終堅持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推出一系列惠及台灣同胞、便利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舉措,取得眾多實質性成果,在兩岸同胞之間鋪就了“惠民路”。

 

第一屆海峽論壇公佈兩岸直航和“大三通”等八項惠臺利民措施,兩岸經貿關係迎來加速發展期;第三屆海峽論壇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實施的大背景下舉行,公佈的惠臺措施涉及旅遊、航空、出入境等領域;第七屆海峽論壇上,大陸宣佈對臺胞往來大陸免予簽注,實行卡式臺胞證,臺胞“説走就走”的願望成為現實;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福建推出“惠臺66條”,涵蓋擴大閩臺經貿合作、支持臺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閩安居樂業等四個方面……

 

據組委會透露,16日開始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將面向台灣青年提供1200多個就業崗位、1000多個實習實訓崗位,推動兩岸簽訂鄉村振興、臺青創業、科技、教育、文化、金融行業合作等多項協議。

 

十五載春華秋實,碩果纍纍。再度前來參加海峽論壇的臺青李偉國表示,惠臺政策舉措更加堅定了他在大陸發展的信心,也希望通過他在大陸的經歷和感悟,讓更多臺青了解大陸。(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