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找到了

在朝陽區星火西路和姚家園北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有一個街心公園,根據多位老人的回憶,抗美援朝烈士成友良的家曾經就在這裡。因為成友良參軍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烈士的弟弟生前提到哥哥,只能對著街坊鄰居苦笑著説:“這麼多年了,上哪兒找去啊?”

 

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湖北省羊樓洞烈士陵園面向社會徵集烈士尋親線索,北京籍烈士成友良的名字赫然在列。本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在東風地區辦事處的協助下,歷時一個多月,基本確定了這位北京籍烈士的信息,併為烈士尋找還在世的親屬。

 

北京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找到了

 

成友良烈士之墓位於湖北省羊樓洞烈士陵園,烈士的名字被刻成陳友良。余發海攝

 

北京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找到了

 

本報記者(左)在東風苑小區走訪老人。張瑰攝

 

緣起

 

“有生之年一定要幫烈士找到親屬”

 

今年73歲的余發海是湖北省赤壁市的一名退休民警。2005年,有人在當地羊樓洞村的一處荒山上發現了一大片烈士墓地,但不清楚具體年代,余發海被當地相關部門委派,前往墓地進行考察。“當時現場特別荒涼,茅草有一人多高,墓碑上遍佈青苔,字跡也風化得很嚴重。”通過仔細辨別墓碑上的字跡,余發海才發現,這些烈士都是抗美援朝烈士。

 

經過走訪老人和查閱資料,余發海了解到,原來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預備醫院曾經設在羊樓洞村,在朝鮮戰場上受傷染病的戰士被運送到這裡進行救治,在此期間,很多犧牲的烈士被就地安葬。後來,醫院撤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烈士墓地也逐漸荒蕪。通過查找各種檔案,再比對墓碑上的姓名、籍貫、職務等信息,余發海確定共有140位抗美援朝烈士埋葬於此。“其實,到這時候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我想為這些烈士多做些事情。或許還有親人不知道他們已經犧牲,還在等著他們回家。”

 

就這樣,剛剛做完腎移植手術還處在康復期的余發海帶著一堆藥和病歷,自費踏上了幫助烈士尋親之路。隨著一個個好消息接踵而來,余發海越來越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很多烈士的親屬被找到之後特別激動,有人説找了幾十年,都不知道家裏的烈士犧牲在何地,現在可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如今,這片原本身處荒山之中的墓地已經修葺一新,建設成了烈士陵園,相關部門還為烈士重新刻了墓碑。18年來,在余發海的努力以及各地誌願者的幫助下,總共為140位烈士中的126位找到了親屬,目前還有14位烈士的親屬沒有聯繫到,北京籍烈士成友良就是其中之一。這14位烈士長眠他鄉,一直沒有親人祭掃,是余發海心裏最放不下的事情。“我已經上了年紀,但有生之年一定要幫烈士找到親屬!”

 

尋找

 

“成(陳)友良家人,你在哪?”

 

羊樓洞烈士陵園共埋葬了3位北京籍抗美援朝烈士。通過辨別烈士墓碑上的信息,余發海發現,有一位陳友良烈士,籍貫為北京市十區新莊村,1948年10月入伍,46軍138師班長,1952年10月29日病故,時年29歲。不過,後來余發海通過查詢革命軍人犧牲病故烈士名冊等資料發現,北京市並沒有名為陳友良的烈士,而是有一位成友良烈士,籍貫為北京市東郊新四村,其他信息則基本相同。因此,余發海判斷,陳友良和成友良可能是同一人,很可能是該烈士在臨終之前奄奄一息,話語不清,也有可能是受方言影響,在統計烈士姓名的時候,當時的工作人員書寫錯誤。

 

通過查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軍歷史沿革的資料並走訪多位老戰士,余發海大致還原了成(陳)友良烈士的人生軌跡。烈士很有可能是在解放戰爭平津戰役期間參軍,隨後一路向南,向華中、華南進軍,渡過長江,參與了長沙的和平解放。此後,還可能執行了湘南、湘西的剿匪任務,並且進駐粵東,保衛粵東海防。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烈士很有可能又隨部隊北上,由遼寧丹東進入朝鮮作戰。後來,由於在朝鮮戰場染病被送回國,在湖北省赤壁市接受治療,最終病故於此。

 

2008年,余發海專程來到北京,幫助北京籍的3位烈士尋親。通過多方打聽,其中兩位烈士的親屬很快就被找到,唯獨成(陳)友良烈士的親屬始終沒有線索。余發海將尋親的重點放在了烈士的籍貫“十區”上。由於北京市行政區劃經歷了多次調整,在當時是沒有“十區”這個地方的。根據多方打聽,余發海聽説當時的崇文區(現隸屬於東城區)就是以前的十區,於是,他分別聯繫了當時崇文區的民政、公安等部門,但是都沒有查詢到成(陳)友良烈士的相關信息,也沒有新莊村這個地名。後來,余發海聽説豐台區長辛店地區有個村子以前叫新莊村,便前往當地的相關部門進行查詢,結果仍一無所獲。

 

十多年來,雖然余發海一直在關注著成(陳)友良烈士尋親的信息,湖北省及北京市相關部門、各地媒體以及北京高校誌願者等也多次發起幫助烈士尋親活動,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有價值的線索。隨著時間的推移,余發海感覺能夠找到烈士親屬的希望越來越小,“成(陳)友良家人,你在哪?”

 

曲折

 

陳友良還是成友良?

 

今年5月,本報記者在了解到成(陳)友良烈士的尋親信息後,馬上著手查找相關資料。因為烈士的籍貫有十區新莊村和東郊新四村兩個版本,記者首先將重點放在了確定烈士的籍貫上。資料顯示,1950年5月之前,北京市確實有一個第十區隸屬於後來的崇文區。不過,記者查閱上世紀50年代初的北京市地圖,在這個第十區的範圍內沒有新莊村或者新四村。

 

東郊,會不會是有價值的信息?目前,北京市的行政區劃也沒有東郊這個地方。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朝陽區是在1958年由東郊區改名而來,而東郊區的前身是1950年8月成立的第十區,1952年改名為東郊區。同時符合成(陳)友良烈士籍貫兩個版本中十區和東郊的只有朝陽區,因此,記者判斷烈士的籍貫很可能位於現在的朝陽區。

 

不過,朝陽區目前沒有新莊村或者新四村,倒是有辛莊村、郎辛莊村、司辛莊村等村名。通過進一步查閱資料,記者發現,辛莊村曾名新村,民國期間改為辛莊村,1949年後曾與四路居村合村,統稱為辛四村,1965年恢復今名,沿用至今。無論是新村、辛莊村,還是辛四村,都與成(陳)友良烈士籍貫裏的新莊村、新四村高度吻合。因此,記者基本鎖定烈士的籍貫位於現在的朝陽區東風地區辛莊村。

 

推斷出這一關鍵信息後,記者馬上聯繫了朝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在經過一番查詢之後表示,沒有成(陳)友良烈士的相關信息。在辛莊村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辛莊村前幾年已經騰退,村裏如今沒有村民居住,村委會也沒有成(陳)友良烈士的相關信息。

 

根據辛莊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提供的信息,辛莊村村民整體搬遷到了東風苑小區。於是,記者前往東風苑小區進行走訪。東風苑小區分為南區和北區,由辛莊村搬遷而來的村民大多住在北區。在小區北區,記者找到了多位曾居住在辛莊村的老人,但他們均表示沒聽説過成(陳)友良,也沒聽説過村裏之前有誰參軍沒回來的,更沒聽説過有誰是軍烈屬。另外,多位陳姓老人都表示陳姓一族裏沒聽説過陳友良。“究竟是叫陳友良,還是成友良?”記者也在走訪中不斷産生疑問。

 

雖然記者先後向近百位老人打聽了烈士的情況,未能獲得直接的線索,不過,多位老人證實,辛莊村以前確實叫辛四村,並且先後隸屬於第十區、東郊區。此外,有老人提到,辛莊村以前有一位叫成友志的村民,和記者要打聽的烈士名字相倣,但是大家對於他是否有兄弟並不清楚,而且他生前沒有結婚,沒有後人,記者無法進一步核實其家庭情況。記者又來到社區居委會打聽烈士的信息,工作人員表示,社區居委會是最近幾年才成立的,對於之前辛莊村的情況並不完全掌握,沒聽説過成(陳)友良烈士。小區倒是有一戶居民是病故軍人遺屬,不過,根據工作人員的了解,該戶居民家裏的信息與成(陳)友良烈士不符。

 

確認

 

烈士的家就在那裏

 

在了解到記者正在幫助北京籍抗美援朝烈士尋親,並且烈士的籍貫很大可能位於東風地區之後,東風地區辦事處指示辛莊村村委會和東風苑社區居委會全力配合,同時東風地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進一步核查轄區內的優撫對象。“如果烈士的籍貫真是以前的辛莊村,那就是我們東風地區的英雄,我們有責任一起幫助烈士尋親。”東風地區辦事處宣傳科工作人員張然説。

 

沒多久,辛莊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打聽到,曾經住在村裏的一位老人記得,村裏有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參軍,但是老人提供的名字與成(陳)友良烈士並不相符。與此同時,東風苑小區的樓門長、志願者也在進行摸排,但是沒有收到有效的反饋信息。

 

東風苑小區每個單元樓都有居民微信群,平時的宣傳動員以及組織工作做得都比較到位。記者提議,能否請社區工作人員幫忙在居民微信群裏轉發烈士尋親信息,這一想法得到了社區黨委書記蘇新的支持。“我們有責任去了解英雄的故事,他到底來自哪?經歷了什麼?烈士的家屬有沒有享受軍烈屬的待遇?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蘇新説,社區一定全力配合,希望能夠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

 

工作人員將成(陳)友良烈士的基本信息轉發至居民微信群,請居民發動身邊的老人打聽,並且希望有條件的成(陳)姓居民幫忙翻閱家譜進行查詢。很快,75歲的王淑莉老人提供了一條線索,“小時候我聽媽媽説過,我們辛四村的成友志有個哥哥當兵去了,但是一直沒有回來。”老人回憶説,成友志平時和他父親一起生活,他們家是軍烈屬,那時候村裏很照顧他們。

 

72歲的董漢萍老人也在小區的居民微信群裏看到了烈士尋親的消息,想起老伴張雲生之前有位同事叫成友志,和成(陳)友良烈士的名字相倣,猜測有可能是他的家人,便將消息告訴了老伴。“成友志有個哥哥叫成友良,這個我聽成友志説起過。”張雲生老人説,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和成友志一起在當時的生産隊裏幹活,還經常去成友志家裏玩。

 

“當時成友志説過,他的哥哥成友良當兵去了,後來聽説去了朝鮮,但是一直沒有回來,有可能犧牲了。”張雲生老人説,成友志比自己大20歲左右,為人老實、低調,之所以聽他説起這件事,還是因為一句玩笑話。當時每逢春節,生産隊慰問軍屬時都會送一些豬肉和白菜,這些食材在當時比較珍貴,孩子們都非常羨慕。“我就和成友志開玩笑説,‘你家不就只有你和你爸,怎麼你們家也是軍屬?’成友志這才將哥哥參軍的事情説了出來。”張雲生又問成友志,現在都解放這麼多年了,也不打仗了,怎麼不去找找成友良?

 

“這麼多年了,上哪兒找去啊?”張雲生説,這是成友志當時給他的答覆,即使過去了這麼多年,他記憶猶新。張雲生透露,成友志和他父親不是本村人,他們家是外鄉搬來的,在曾經的辛四村裏,姓成的只有他們一家。成友志生前沒有結婚,他和他父親去世以後,家裏就沒有後人了。張雲生還説,現在東風苑小區的常玉珍老人曾經和成友志一家住在一個大院,而且常玉珍老人之前在村裏負責婦女工作,對村裏各家各戶的情況都比較了解,她應該掌握著更多的信息。

 

為了打聽烈士信息,社區工作人員牛蕊很快與常玉珍老人取得了聯繫,儘管已經89歲,但老人的精神狀態不錯,思維也比較清晰。據老人説,成友良和成友志兄弟倆的親生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後來被過繼給了他們的叔叔成海,對外就以父子相稱。成友良參軍之後,成海就和成友志一起生活。常玉珍老人證實,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成海收到過成友良病故的通知,得知成友良是在部隊裏得病去世了。此後,成海和成友志被認定為病故軍人家屬,村裏很照顧他們,但是後來很少再聽成海提起過成友良。成友志生前沒有結婚,沒有留下子女,成友良生前應該也沒有結婚,“他們家應該沒有後人了。”

 

通過進一步的走訪核實,社區工作人員判定,成友良就是記者要找的烈士。目前可以基本確定的是,成友良烈士沒有直系親屬在世,是否還有旁系親屬在世,有待進一步核實。

 

張雲生老人告訴記者,在朝陽區星火西路和姚家園北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有兩塊清代的石碑,成友良一家原先就住在距離石碑西北方向約200米的地方,“烈士的家就在那裏”。記者通過走訪發現,石碑所在的地方如今已經修建成了街心公園,順著張雲生指示的方向和距離一路走去,有一個環形的小廣場,周圍綠樹成蔭,人來人往,現在是公園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孫延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