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樂見並支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互動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馬曉葉):6月28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樂見並支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互動,讓更多的台灣青年“首來族”成為“常來族”。

 

有記者提問:在第十五屆海峽論壇上,互道“好久不見”成為兩岸同胞之間的問候語,有許多台灣青年“首來族”期待在大陸找到發展機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請問近期還有哪些兩岸青年交流活動?

 

朱鳳蓮回答説,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我們樂見並支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互動,增進了解,深化友誼,讓更多的台灣青年“首來族”成為“常來族”。我們也積極為台灣青年朋友提供更多機遇和平臺,讓他們在大陸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朱鳳蓮介紹説,未來一個月,相關地方將面向台灣青年舉辦多項交流活動,請大家關注。7月中旬,國務院臺辦、教育部、全國青聯和北京市政府將在北京共同主辦2023兩岸青年峰會。7月12日至13日舉辦開幕式、主論壇和科教、體育、創新人才分論壇,台灣16家青年機構負責人、各界青年代表220余人將現場參會。期間將同步舉辦兩岸青年音樂嘉年華消夏晚會、潮玩文旅創意市集、科技成果活力展、兩岸青年體育交流營和2023京臺青年環北京騎行等活動。從7月中旬到10月底,峰會將設置築巢引鳳、融合發展等5個篇章25項系列活動,包括“躍動京臺 青出於藍”京臺青年籃球友誼賽、第八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預計約1200名台灣青年將參加各項活動。

 

7月下旬,國務院臺辦、江蘇省政府將在蘇州共同主辦2023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活動。本屆青年文化月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以“傳統文化的新表達”為主線,突出三個“新”,即交流中華文化創新發展、講好文脈傳承新鮮故事、展示兩岸青年新潮生活。開幕式及主場活動將邀請兩岸各界青年代表600余人參加。從7月下旬至9月中旬將陸續舉辦“梅韻韆鞦 流芳兩岸”梅蘭芳藝術文化周、“情思入扣一線牽”兩岸刺繡匠人對話會、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海峽兩岸青年電影展等20多場活動,讓兩岸青年深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嬗變,共同探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新”傳統文化。

 

7月至8月,全國臺聯將舉辦以“龍脈傳承  青春中華”為主題的第二十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7月3日至7日將在北京舉辦夏令營總營參訪交流活動,人數約300人;在全國各地相繼舉辦特色分營活動,覆蓋28個省區市及港澳等地,總人數約1000人。夏令營將重點邀請島內台灣青年參加,助力台灣青年了解大陸人文歷史和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發展成就,為台灣青年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追逐人生夢想提供廣闊舞臺。

 

朱鳳蓮説,歡迎廣大台灣青年朋友積極參加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我們將持續關注台灣青年的所思所盼,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提供良好條件,助力台灣青年在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我們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採訪報道這些活動,去認識更多的台灣青年朋友。

 

另有記者提問:據臺媒報道,有綠營政客炒作臺軍節目中出現“品質”一詞是大陸用語。對此島內民眾表示,民進黨的説辭是老把戲,很無聊。早些時候,島內有人借“土豆”和“馬鈴薯”在兩岸稱呼不同炒作大陸“文化統戰”,引發不少島內網友反感。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回答説,我看到島內很多網友對這件事的評價是“無聊”和“反感”。在民進黨當局和一些綠營政客眼裏,只要和大陸沾邊的事,都會被拿來貼標簽、扣帽子。事實上,現在台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人説大陸用語、吃大陸零食、看大陸影視劇、唱大陸歌曲,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民進黨一些政客跟不上年輕人節奏,就亂扣帽子喊打喊殺,只會被年輕人拋棄。

 

朱鳳蓮強調,隨著兩岸交流的恢復擴大和兩岸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化,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真情實況有更多了解,會更願意參與兩岸交流。這是一種趨勢,誰也阻擋不了。民進黨政客越是處心積慮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只會引發台灣民眾更多反感、更多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