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能重啟嗎?

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能重啟嗎?

 

楊澤軍(華夏經緯資料圖)

 

作者 楊澤軍(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南京市涉台資詢專家組成員)

 

近期,島內經濟不景氣,下行壓力大,島內多家機構下調台灣經濟成長預期,“保2”岌岌可危。台灣綜合研究院大幅調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1.45%,台灣當局貨幣政策主管部門大幅下修經濟成長率預測至1.72%。加之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開打,兩岸關係問題的熱度明顯升溫,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貨物貿易協議議題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引發廣泛關注。台灣民眾黨主席、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柯文哲,新北市市長、國民黨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侯友宜均提及服貿、貨貿協議議題,柯文哲主張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臺工商界對服貿、貨貿協議更是極為期待,對兩岸服貿、貨貿重啟談判,舉雙手贊成,表示現今全世界都在洽談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議,台灣更應該加緊腳步,大陸市場尤其不能放棄,認為兩岸若能簽成,對台灣擺脫經濟下行的壓力、對台灣經濟的發展將是十分有利。那麼,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能重啟嗎?答案暫時恐怕是否定的。

 

一是由民進黨一貫的態度所決定。從島內看,是否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主導權在民進黨執政當局。過往,民進黨對兩岸服貿、貨貿協議是持堅決反對態度,涂紅抹黑,全力阻撓,貼上政治標簽,為反對而反對,什麼“喪權辱臺”、“傾中賣臺”、威脅台島安全、掏空台灣經濟、將台灣納入“一中市場”,增大台灣對大陸的依賴等,指責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是馬英九當局與大陸密室交易、黑箱作業,調侃馬當局不是“賣臺”,而是“送臺”。完全是罔顧事實,無中生有,睜著眼睛説瞎話,對大陸的巨大讓利、對服貿協議給台灣帶來種種實惠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大肆渲染協議對臺的所謂危害性,稱協議是毒藥,一口氣開放64項業別進入台灣,對臺服務業是毀滅性打擊,預估會有700萬人受創,72%的服務業受到衝擊,讓臺産業及勞工面臨嚴峻的競爭而陷入生存危機,將台灣人民推入深淵。2013年6月經兩岸兩會不懈努力,通過多輪協商談判,終於簽署了《兩岸服貿協議》。然而,在經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審議時,民進黨黨團採取少數暴力,不顧議事規則,霸佔主席臺,甚至是直接訴諸武力,上演全武行,大打出手,癱瘓議事,竭盡全力阻撓議案討論、通過。在國民黨利用多數席次強行通過協議後,又鼓惑不明真相的青年學生,搞街頭運動,挑起了所謂的“太陽花學運”,迫使《兩岸服貿協議》被擱置,至今仍放在臺立法機構睡大覺。現今,面對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呼聲,民進黨態度並沒有什麼大改變,集民進黨主席、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及民進黨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等於一身的賴清德明確表達了反對之意,稱“不應該再次接受走向大陸的回頭路”。民進黨方面依然以威脅台島安全否定服貿、貨貿協議,宣稱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會導致台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危及台島安全,還提出所謂數據,説沒有服貿、貨貿的情況下,台灣經濟也成長了33%,試圖借此否認服貿、貨貿協議對臺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其實,這是站不住腳的,這種成長主要是製造業創造的,且集中在高科技電子業,與服務業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服務業的真實情況是成長停頓、薪資成長遲緩,這是台灣服務業6成受雇者作為就業主力的普遍現象。民進黨當局如此態度,決定了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不可能重啟。尤其是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民進黨利用兩岸關係進行政治操弄還來不及,絕不會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給自己上眼藥,任其衝擊民進黨基本盤,損及自身選情。

 

二是島內其他政治力量無力重啟。雖然侯友宜、柯文哲都提及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議題,島內業界呼聲也很高,但決策權在民進黨手裏,也只能是説説而已,至多引發外界關注和討論,呼聲再高,也僅能反映出業界的心聲,要促成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重啟,還是無能為力。國民黨方面,當年“執政”,在立法機構也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卻沒有讓服貿協議生效,在民進黨強力掣肘、反對下,功虧一簣。現今國民黨“在野”,民意代表席次處於明顯劣勢,更無法左右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重啟。柯文哲當年曾是“反服貿”的積極分子,現今能夠態度大轉變,提出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説明他對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的重要意義有了重新認識,雖值得肯定,但也只能停在口頭上,無法有實際行動,充其量炒熱話題,增進人們對服貿、貨貿協議有個正確的了解,無論是柯文哲個人、還是其所領導的台灣民眾黨,都沒有能力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的談判。而工商業界,雖然深知兩岸簽署服貿、貨貿協議對台灣經濟的利好,但也只是喊喊話,提高分貝、壯大聲勢,對重啟談判是難以左右、無能為力。如果他們的能量夠大,當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後,就不至於被民進黨力阻而無法生效了。

 

三是大陸方面雖樂見但有自己的原則。為了更好地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大陸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為了讓臺企、臺胞分享大陸改革開放的紅利,出臺了諸多惠臺政策,與台灣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使台灣方面獲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但ECFA僅為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自由化構建了一個框架,早期收穫清單僅包括部分産品關稅減免和部分服務業開放,更大紅利要在兩岸貨貿、服貿等ECFA後續協議中體現。遺憾的是,《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在民進黨方面的竭力阻撓下,卻未能生效,貨貿協議談判被擱置。ECFA後續協議的更大紅利台灣方面未能享受。現今,島內要求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呼聲高,這與大陸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也是大陸所樂見的。

 

但《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被民進黨等方面無理阻撓,遲遲無法生效,臺方自然應對此給大陸一個交待或説法,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所説,“兩會受權協商和所達成協定的權威性應該得到維護”,這是勿容置疑的。當年兩岸經過不懈努力,簽署服貿協議,是認真嚴肅的,是具有權威性的,絕非兒戲,不能遭到無理對待,其權威性必須得到維護,否則,對大陸極不公平。此外,當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也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達成的,朱鳳蓮非常明確地指出,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而兩岸服貿、貨貿協議是ECFA的後續協議,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一如朱鳳蓮強調:“兩岸協商談判的基礎不能受到損害。”而當今民進黨“執政”,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也不接受“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這也限縮了兩岸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空間。除非民進黨被下架,否則兩岸重啟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空間將相當有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