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發佈恒星誕生“特寫”圖像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7-14 10:40:12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稱美國航天局)當地時間12日發佈一張由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恒星誕生“特寫”圖像,紀念韋伯空間望遠鏡一年前首次發佈科學成果。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恒星誕生“特寫”圖像(圖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
路透社報道,這張圖像的相關數據於今年三四月份取得,圖像拍攝的是恒星“搖籃”——蛇夫座ρ星雲複合體。這個星雲複合體位於銀河系蛇夫座方向,距地球約390光年,約有100萬年曆史,這對宇宙而言相當年輕。美國航天局發佈的消息説,這個星雲複合體相對較小,顯得安靜。
韋伯空間望遠鏡拍到的區域約有50顆年輕恒星,這些恒星的品質與太陽類似或比太陽小。其中一些恒星擁有標誌性的原行星盤陰影,意味著其周邊最終可能形成行星系統。圖像中最暗的區域密度相對最大,那裏有厚厚的塵埃,仍在形成原恒星,也就是恒星形成過程中的早期階段。
圖像上較引人注意的是其右部出現的巨大紅色氫分子雙級噴流。美國航天局解釋説,當一顆恒星首次衝破宇宙塵埃的重重包裹,就會向太空發出一對方向相反的噴射流,宛如新生兒第一次張開雙臂。
法新社援引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克裏斯蒂娜·陳的話報道:“在圖像下方,你可以看到一顆年輕的恒星,能量極大……”
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天文學家克勞斯·蓬托皮丹説,從這張圖像可以看到新的“太陽”如何形成,“與我們認為的45億多年前太陽系的樣子非常相似”。
研究人員表示,蛇夫座ρ星雲複合體的內核完全被大量塵埃掩蓋,主要觀測可見光和紫外波段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基本看不見”它。韋伯空間望遠鏡主要在紅外波段觀測,因此其所獲信息能夠“透過塵埃顯示其中的年輕恒星,展示恒星的最初階段”。
韋伯空間望遠鏡由美國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聯合研發,被認為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它于2021年12月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去年7月其拍攝的首批深空天體圖像發佈。該望遠鏡的任務包括觀測依據現有理論宇宙中的第一批星系如何誕生,協助研究星系演化各階段,觀察恒星及行星系統的形成等。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