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上映沒幾天《長安三萬里》乘風逆勢單日票房再次破億,總票房正式突破7億。江山千里,長安恢弘壯麗,主打的就是一個群星璀璨,“頂流”詩人“神仙打架”:浪漫如李白,Q彈如杜甫(被電影裏的小杜甫萌到的請舉手),踏實如高適……一不小心,就窺探到了大唐“頂流”們的“私密生活”。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熱搜置頂,詩人們的朋友圈也被曝光了!原來,私下裏,他們竟然是“這幅面孔”呢。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李杜:崇拜!特崇拜!極度崇拜!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詩仙和詩聖的友情故事裏,“崇拜”元素佔了主角。在小杜甫的眼裏,李白簡直是“完美偶像”的代表,李白呢,也確實如此。氣場兩米八,聖上禮遇規格高。當年李白奉旨入京,唐玄宗“降攆步迎”,還親自給這位高冷無敵的大才子調理營養粥,這待遇,當朝為官的老人兒,以及諸如杜甫這樣從小立志為官的小年輕們説不羨慕都是假的。

 

“詩仙”title(頭銜)獨一無二。當時朝廷的三品大吏賀知章見到李白,秒變迷弟,直呼李白“謫仙人”。已經在長安“如魚得水”的李白、賀知章還有其他六個人還因為愛喝酒臨時搞了個“組合”——“飲中八仙”,絕對C位的李白可謂是唯一的“雙肩挑”:詩仙+酒仙唯白而已。小杜甫哪見過這陣仗,當即成了“粉絲兒”。

 

更重要的是,李白不是空有頭銜(空有頭銜的話杜甫也不能被迷成這樣),咱就説説李白的《大鵬賦》,什麼叫暢銷書,這就是!洛陽紙貴,人手一本,沒看過《大鵬賦》,誦不出幾句經典詞,咱都不能説咱是大唐潮人。

 

在這樣實績與事跡的陶冶下,杜甫後來見到李白的激動可想而知,和李白成為忘年之交,並不斷“雞”自己成為後世所謂的“詩聖”,終於和“愛豆”平起平坐,也算是李杜的雙向奔赴了。

 

大唐TFboys:二王一高誰與爭鋒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説起高適的好友圈子,王之渙和王昌齡必須榜上有名。三人在當時的詩壇基本齊名,而且私交甚好,不説天天約,也基本是一個月要約幾次的頻率。

 

三人最愛約“平價”一點的旗亭,主要是三個人當時都沒功名,沒做官,也沒啥錢,賒賬來點小酒嘮嗑,談天説地,偶爾暢想著沒準還能不花錢聽一聽名伶唱曲兒。

 

還別説這好事兒還真讓他們碰上了。有這麼一次,旗亭來了10個伶官演出。王昌齡一時興起提議,詩壇上咱三個一直被人説旗鼓相當,不如今天決出個高下,看這些伶官都唱誰的詩,也看看誰在當今“流行樂壇”最火。王之渙、高適躍躍欲試之。

 

第一個伶官上來唱了一首《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名作;第二個伶官上來就是“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第三位上來高歌一曲《長信秋詞》,又是王昌齡的作品。這就尷尬了,三首下來,王之渙的作品還沒一首,你説他慌不慌。心慌嘴得硬,王之渙豪言:這都是下裏巴人唱的曲子,你們一會看今天最漂亮的那位伶官唱的誰的詩,肯定是我的!不是我的,我就從此“退出詩壇”!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究竟王之渙從此會不會告別詩壇呢?最漂亮的伶官開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感謝這位伶官,為大唐保住了一位雖然産量少,但是篇篇是精品的詩人。

 

元白:距離不是問題,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神交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該説不説,著實羨慕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後世大家蘇軾曾經超級“磕”這一對兒:元輕白俗(這裡指的是兩位的作品都很通俗易懂)。

 

老白30歲的時候在長安第一次遇見元稹,那年小元23歲。當時老白剛考上進士沒一年,小元中了明經已有八年,兩人同時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同時成為校書郎。校書郎是個閒職,一有空哥倆就摸魚約飯、約酒、約看“演唱會”,友誼日漸增長。

 

閒的久了,倆人還是有抱負的,決定不如在華陽觀租個“自習室”,參加制科考試,謀求個重要職位也好發光發熱。狠狠學個三個月後,兩人雙雙考上重要官職,在長安一待就是五年。後來小元去越州任職,老白去了杭州、蘇州,距離不遠,但是架不住兩人感情好啊,時不時就要互訴衷腸,小元有時候會給老白寫信,説説自己的新感情,老白呢也會回信,一來二去這倆人就發明瞭互遞書信的保密工具“詩筒”,把相互寫的詩歌裝在竹筒裏,千里傳書,小秘密只能給你看。

 

老白被貶到九江的時候,給小元回信:“把君詩卷燈前讀”,小元那晚也給老白寫了一封信:“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兩人心有靈犀,互相安慰扶持,友情界的巔峰了。

 

韓柳:“寒流”CP 朋友一生一起走

 

熱搜了!頂流詩人朋友圈大曝光

 

扛起“寒流”CP大旗,要知道古往今來這麼多並稱,只有韓愈、柳宗元這對兒是當時就存在的!

 

“孔孟”並稱相差幾百年,“李杜”裏,兩人雖説有交集,但是杜甫當年還是個“Q版”的,別説像李白有百萬粉絲,杜甫那會子連“粉末”都沒有。

 

再看“韓柳”,他們在當年科舉認識,同為監察御史,是同事;同為古文運動創始人和領袖人物,是同仁;生活上,二人年齡相倣,甚至被貶都是前後腳,一整個就是“患難真情”。

 

不過,韓柳CP還有一位共同好友——劉禹錫。劉禹錫和“韓柳”同樣在科舉認識,劉禹錫這人擅長議論,韓愈善於長文,好傢夥兩人一見面就會你來我往“爭論”幾句,柳宗元一般就成為“法官”,調和一下,給兩人評判出個高低。雖説柳宗元和韓愈更為親密,但是“柳大法官”從不做和事佬,一定是堅持真理的。

 

不過兩人其實也曾經有一點點小小的互相猜忌。這還得從韓愈早一年因為民請命被貶説起。韓柳平時聚會嘮嗑的時候,會聊一些官場見解,韓愈被貶正是因為一些言論不被當朝接受,被貶的韓愈左思右想,自己到底在哪説過這些話呢,細思恐極:不會是柳宗元這小子出賣我了吧?這事兒最後並沒有定論,韓愈偷偷糾結了一陣子也就過去了。第二年柳宗元因為永貞革新被貶,“墻倒眾人推”,唯有韓愈一人專門寫作力挺老哥們。經歷了種種,兩人感情升溫,估計韓愈自己都不記得曾經懷疑過柳宗元這事兒了。

 

或是崇拜嚮往,或是觀念相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大唐“頂流”詩人們的感情,那一定是真情流露,絕不摻假:開心的時候一起飲酒哈哈笑,失落的時候也能互訴衷腸嚶嚶哭一下,可以針砭時弊,也能勾肩搭背;作品是“神仙打架”,交情是“神仙友誼”,真的是讓人慕了慕了!

 

圖片製作:滾滾素材來源:百家講壇、跟著書本去旅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