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市場強勢來襲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7-25 15:27:57 | 來源: 工人日報 |
“與去年的暑期檔相比,今年‘暑期檔’不僅片子數量更多,單片的品質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重慶電影迷劉鴻魁説。
當我們上半年還在憂心忡忡討論電影市場幾時復蘇,下半年暑期檔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頻頻刷新票房紀錄,到7月22日,暑期檔票房已超100億元。這些天,電影圈與股民都徹底嗨了。中國電影似乎被賦予了什麼魔法,走上了強勢復蘇的快車道。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影院相關企業有近7萬家。其中,2022年新增註冊企業8540余家,增速達14.8%;今年上半年新增註冊企業達3220余家。
暑期票房天花板不斷抬升
作為與春節檔、國慶檔並列的三大檔期之一,暑期檔時間跨度長、上映影片類型多,是各大片方的“必爭之地”。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已超262億元,同比增長52.8%。不少業內人士預測,已定檔114部影片的“史上最強暑期檔”,電影票房有望達到150億元,或衝擊177億元的檔期歷史最高紀錄。
記者發現,上映6天狂攬近10億元票房,電影《消失的她》票房大爆;《八角籠中》改編自轟動一時的“格鬥孤兒”事件,極具現實性;《長安三萬里》用動畫展現李白、杜甫等偉大詩人的文采風流,電影中出現的48首唐詩,讓不少網友直呼“血脈覺醒”;《熱烈》則用特殊的街舞題材,講了一個青春逐夢的故事……外加多部進口片上映,共同構成這個夏天的光影盛宴。
“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多想看的電影集中上映的情況,這個暑假對於愛觀影的人群來説非常幸福。”熱衷觀影的重慶彭小姐對記者説,上週末她連買幾場電影連續觀看過足了癮。
重慶UME影城宣傳主管王興7月23日告訴記者,以UME影城為例,自進入“暑期檔”以來,影院的上座率基本維持在40%以上,黃金時段大多超過80%甚至爆滿。
“現在的觀眾看電影,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的看電影,而是能夠産生一定的話題效應,就連平常只聊工作的人,都開始來談電影啦!”王興説。
事實上,為配合新一輪觀影潮,今年上半年,國內影業在CINITY影院建設方面大加投入成效頗豐。中國電影公司已開業CINITY影廳近140個。萬達電影表示,上半年,公司新開業影院35家,其中直營影院6家、輕資産影院29家,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857家、7203塊銀幕。
西部證券預測,隨著國産片定檔節奏恢復常態化,進口片陸續引進,2023年電影市場有望迎來供需雙振,預計全年票房在450億~500億元。
資本對電影業更趨冷靜與保守
今年以來,國內電影市場正在強勁復蘇,A股中影視概念股有30余只。從股價表現來看,影視概念股平均上漲29.14%,大幅度跑贏大盤,其中上海電影、奧飛娛樂、唐德影視年內漲幅均超100%。
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中國電影業還有關鍵的路要走,資本的進入也是其中重要一環。以正在熱映的電影《八角籠中》為例,儘管收穫了不錯的票房,可該片在2021年立項時,王寶強找遍了國內資本,卻一一碰壁。最終,該片主出品的四家公司,有三家都是王寶強自己的公司,只有一家是其他資方——貓眼,而貓眼很有可能還是“以宣代投”。
每一部電影從創作到走向大銀幕,都離不開資本的助力。直到發生疫情的幾年,電影行業成為特困行業,資本幾乎完全撤離。“這很正常,沒有錢賺,資本肯定不會涌到電影行業。”華夏電影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説,“近三年,許多外行轉入做電影的公司基本都停止了、撤了,但是我們一直堅守在這個陣地上。我們堅定看好中國電影市場的未來。”
“從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見,如果沒有金融行業的助推,只靠影片吸引資金無法形成大的電影工業,也形成不了電影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説,要解決電影“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制度,儘快構建完整的財務體系、法務體系、工業體系,從政策層面加強資本對電影行業投融資的信心。
“拿出了適合當下的好作品,才會讓投資者更有信心。”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芳建議,應該建立更長效的投融資機制。比如銀行信貸、基金、機構直投,讓投資人和製作人坐在一起溝通,尋找更多的合作方式。
可喜的是,今年電影主管部門在影片的備案、立項上,也恢復了原先2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再加上電影專項資金等有一定的減免,讓大家堅定了信心,遠離電影行業許久的資金也在躍躍欲試重回行業。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投融資發展專項基金主任朱玉卿表示,隨著創作、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等各環節的全面恢復,電影市場加速回暖,行業信心再度高漲,電影産業也迎來發展新契機。
擺脫對“節假日效應”的依賴
“我們需要將目光關注到中小型影視製作公司,不能只看行業巨頭。如果説在淡季票房市場也有這麼好那就真的是好了。”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向記者表示,希望影視行業能有長期性戰略政策來促進真正的復蘇,讓觀眾看到更多的好作品。
不過,在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杜慶春看來,目前中小成本影片表現乏力,仍然是電影市場的短板。有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因為演員陣容不強、宣傳經費不足等因素而被市場忽視。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目前一些現實題材中小成本影片溫暖有餘、銳度不足。相比競爭激烈的重要檔期,日常觀影需求並沒有充分釋放。中小成本影片從形式、題材、敘事到表演,都需要有更高追求,為觀眾提供其他産品替代不了的“影院性”。
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是一組票房數字,也是一項經濟活動。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蓓表示,要帶動市場、擴大消費,僅從創作端出發加強供給是不夠的,還要以創新模式提高發行放映端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她認為,中國電影業亟須擺脫對“節假日效應”的依賴。一年中有40多個週末,做好“週末檔”,讓更多有實力的影片在週末定檔,將成為拉動電影市場持續增長的關鍵。
“為了吸引觀眾,電影公司和製片方在暑期檔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行銷策略。例如,電影宣傳和推廣廣告的加大投入、明星與觀眾互動的活動等,都為電影市場的火爆提供了有力支持。”重慶電影協會副主席劉帆認為,對於面積不斷擴大的網生代,如何調節傳統電影與現代網劇的融合,如何發掘互聯網用戶的力量,是任何當代電影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李國)
相關新聞
- 2022-02-07中國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破60億元
- 2023-02-01刷新年度最快記錄!2023年電影票房突破百億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