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團在瑪曲縣阿萬倉濕地合影(攝影:王毅)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陳鈞、何婧、霍建陽):8月21日,“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以宣傳甘肅歷史文化為主題,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黃河人家為切口,邀請海峽兩岸的“網紅”博主、媒體記者實地採訪和親身體驗,感觸黃河甘肅段的文化脈絡和歷史淵源,展現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講述黃河自然生態保護故事、黃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瑪曲第十四屆格薩爾賽馬節現場(攝影:王毅)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台灣青年在蘭州太平鼓保護實踐基地參訪(攝影:王毅)

 

在歷時一週的採訪活動中,兩岸媒體人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蘭州市,參加瑪曲第十四屆格薩爾賽馬節,參觀“天下黃河第一彎”、阿萬倉濕地,走進藏族牧民帳篷體驗牧民生活,在中山橋和黃河風情線采風,體會黃河邊的蘭州居民生活。採訪中,台灣青年還對唐卡製作、蘭州剪紙、刻葫蘆、羊皮筏子、太平鼓等多項國家級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採訪、拍攝並參與製作和體驗。他們表示,甘肅人文歷史厚重,走近母親河讓他們更加體會到兩岸同根同源、文化相通,非常親切。

 

台灣青年蔡如瑜説:“甘肅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阿萬倉濕地的壯麗景色令人陶醉,賽馬節讓我領略到了濃厚的草原風情,蘭州是美食的天堂,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體驗唐卡製作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獨特。此行讓我領略了黃河沿岸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壯麗的自然風光,讓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畏與喜愛。這次旅行將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回憶。”

 

初到甘肅的台灣青年邱慶齡深度體驗了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他説:“在甘南了解到燦爛而獨特的節日文化、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藏族朋友對我們熱情而友好。我希望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來甘肅體驗這裡獨特的民族風情,感受‘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感。”

 

第三次到甘肅的台灣青年黃曉亭説自己非常喜歡甘肅。她説:“黃河是孕育我們中華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存在。雖然我們來自比較遠的台灣,但是我們骨子裏流的都是一樣的血,都是中國人。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我們在文化上是有共同點的。”黃曉亭對記者説,甘肅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地方,許多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都出自這裡。來到甘肅之後,就能感覺古人和我們離得並不遙遠。甘肅是個好地方,它能激發出人們很多創作靈感。在親身體驗過太平鼓表演後,黃曉亭即興作詩一首:“非遺傳承,鼓聲入心。天下太平,響徹古今。”

 

在採訪活動中,多位台灣青年參加錄製了多期新媒體視頻節目《兩岸新發現》。最後,兩岸媒體人和當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在讀者出版集團參與了以“行腳母親河 説如意甘肅”為主題的飛虹沙龍活動的錄製,相關媒體産品將在海峽飛虹中文網播出。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台灣青年參與以“行腳母親河 説如意甘肅”為主題的飛虹沙龍錄製(攝影:王毅)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説如意甘肅——兩岸媒體人走進黃河第一灣”採訪團在讀者出版集團合影(攝影:王毅)

 

飛虹沙龍:行腳母親河 説如意甘肅_fororder_800x200

 

進入“行腳母親河 説如意甘肅”專題,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