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詞看浙江紹興如何“綠建”亞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9-11 15:26:08 | 來源: 新華網 |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新華網發 趙強攝
夜幕降臨,位於紹興市柯橋區與越城區交界處的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在燈光的映射下,猶如被“絲帶”環繞的烏篷船,炫彩、靈動。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是本屆亞運會12個新建場館中規模最大的場館,也是當前國內規模最大且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棒(壘)球比賽場地,現場可容納觀眾1萬人。場館在外形設計上融入了紹興紡織、烏篷船、書法等元素。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新華網發 趙強攝
浙江紹興的浙江精工鋼構集團有限公司以EPC總承包模式(指承包方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採購、施工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總承包),承建了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項目。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館建設有何獨特之處?紹興如何“綠建”亞運?三個關鍵詞看懂。
關鍵詞一:數字化
“BIM+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精工鋼構集團供圖
無人機掃描。精工鋼構集團供圖
項目設計採用了精工鋼構自主研發的鋼結構裝配式集成建築産品體系,裝配率為70%,並達到國家綠色三星建築標準。在整個項目的設計、採購、製造、物流、裝配施工過程中,採用精工精築BIM(建築信息化模型)+的EPC總承包管理模式,通過集成15項智慧化系統的“BIM+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的應用,實現精確管理和高效決策,解決了傳統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協同難、數據亂、效率低”等問題,加快了建造速度、提升了管理效率,保證了項目品質、節約了建造成本。
越過罩棚看向球場。新華網發 趙強攝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場館上方巨大的罩棚是項目設計和施工的一個難點,也是項目的一個亮點,稱之為“雲之翼”,面積達2.1萬平米,採用不規則雙曲面造型,由雙向弧形桁架作為支撐骨架,屋面採用膜結構、下部採用穿孔鋁板吊頂,對材料加工和安裝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特別是雙曲面鋁板吊頂,是由3800多塊尺寸各不相同鋁板擬合而成。精工鋼構採用無人機航拍、三維掃描的數字化模型重構技術,實現了頂部膜材和下部吊頂鋁板的精準下料,從而保證了罩棚雙曲造型的施工精度,完美呈現了建築師設計理念,展現了“雲之翼”的建築之美。
棒球主場看臺。新華網發 趙強攝
關鍵詞二:綠色環保
精工鋼構對各專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均高於60%,其中,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防水材料等綠色建材利用率達100%。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場館是住建部綠色建材試點工程,非常重視綠色建材的使用。作為綠建三星級建築,棒(壘)球場館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超過70%,包括全部使用綠色認證的鋼結構構件、預拌混凝土、預拌抗滲混凝土、預製管樁、鋼筋桁架樓層板、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預製ALC(蒸壓輕質混凝土)條板墻、高強度鋼筋、保溫材料(XPS(擠塑聚苯板)/EPS(膨脹聚苯板))、防水卷材、防水塗料等土建材料,裝飾材料中大量使用綠色認證的玻璃幕墻、金屬幕墻、鍍鋅鋼龍骨、鋁合金龍骨、水性塗料、鋁複合裝飾板、瓷磚、PVC(聚氟乙烯)運動地板等,其他機電材料中的電纜、LED(發光二極體)燈具、變壓器、電橋架、閥門、空氣源熱泵等也均為綠色建材,實現了綠色建材規模化應用創新。
罩棚下的中庭空間。新華網發 趙強攝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場館還實現了綠色低碳産品和技術集成應用的突破。如棒(壘)球場館三片罩棚採用雙向桁架鋼結構,投影面積達到21000㎡,鋼結構部品部件採用工廠預製,可實現現場快速拼裝。罩棚屋面採用功能裝飾一體化PTFE(聚四氟乙烯)罩棚膜,其具有獨特的光學性能,透光率13%,對熱能反射率73%,白天入射光線成為自然溫射光,能夠防止內部裝飾材料和設備的褪色;夜間高反射性能獲得卓越的照明效果,減少電能消耗。涂覆于膜防護基材的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保護薄膜,堅固耐用,能有效殺滅多種細菌,並能將細菌或真菌釋放出的毒素分解及無害化處理;同時還具備除甲醛、除臭、殺菌、自潔抗污、凈化空氣等功能,能夠大大降低日後運營圍護成本。
棒球主場。新華網發 趙強攝
關鍵詞三:高效節能
精工鋼構項目部充分運用智慧工地系統,為項目現場工程管理提供了先進技術手段,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全方位實時監控,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在技術層面保障工期。場館的建設過程借助BIM平臺實時進行預製構件的跟蹤管理,選擇適宜的綠色建材,加快建造速度。模組化、標準化構件不僅提升了設計效率,而且保證施工場地的供貨需求量。這為體育建築中的大量應用預製構件起到重要的示範作用。通過黑科技的加成,項目部團隊克服了工期、物流、人工緊張等問題,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自動駕駛小巴運行中。新華網發 紹興市公交集團供圖
通過BIM建模,構建未來社區未來管理CIM(城市信息模型)模型,為亞運會棒壘球比賽提供一流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基礎設施及服務,在此基礎上引進無人駕駛小巴,該車型配備毫米波雷達、鐳射雷達、視覺相機、超聲波雷達等多感測器,可通過演算法提前感知人、車等道路元素,合理規劃車道車速,實現動態避障、自動超車、自動泊車等功能,確保車輛在晴、雨、霧等各類天氣及不同路況下安全行駛。亞運會期間,將作為場館內特色交通工具為參賽選手、觀賽市民、媒體記者等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沉浸式智慧體驗,為打造全方位智慧亞運應用場景,實現安全亞運、智慧亞運、便捷亞運、高效亞運奠定了基礎。
監製:翁璟
策劃:馬江
采寫:陳棟 楊梅 王留成 姚盼盼
核校:張靈
相關新聞
- 2023-09-11“宋韻+亞運”,在校園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2023-09-08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啟動
- 2023-09-08發展空間足、從業領域廣、人才需求大
- 2023-09-08火炬傳遞看“浙”裏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