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9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央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福建省等有關方面負責同志介紹相關情況。

 

《意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份專門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印發的文件

 

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地相近、人相親,對臺工作具有獨特優勢和良好條件。

 

中央臺辦副主任潘賢掌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福建在對臺工作全局中的獨特作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將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作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大舉措。

 

“《意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份專門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印發的文件。”潘賢掌表示,《意見》的制定明確了福建在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中的定位、使命和任務,順應了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目標是在福建全省域基本建成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充分顯現福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介紹,《意見》有三大方面、六個重點——

 

以通促融方面。一是適度超前開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資金等要素保障力度,推動閩臺基礎設施應通盡通,構建立體式、綜合性的對臺通道樞紐,暢通閩臺與大陸其他地區的連接通道,完善區域物流集散體系。二是進一步優化、加密福建沿海與台灣本島及金門、馬祖客貨運航線,為兩岸同胞往來閩臺和臺胞在閩停居留創造更便利的條件和更加寬鬆的環境,鼓勵更多從未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來閩走訪交流,了解大陸發展的實際情況。

 

以惠促融方面。一是在支持臺胞來福建求學、研習、就業以及便利在地生活、擴大社會參與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歡迎更多的台灣學生、教師、醫師以及專業人士來福建,實現更精彩的職業發展和人生理想。二是持續優化涉臺營商環境,支持更多的臺胞臺企參與閩臺産業合作和科技創新合作,特別是歡迎廣大台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來福建紮根發展,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以情促融方面。一是深化閩臺社會人士的人文交流合作,支持閩臺兩地的民間組織、智庫以及宗教界等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擴大閩臺青年共同的“朋友圈”和“事業圈”,促進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二是支持福建各地發揮各自對臺交流合作優勢,鼓勵廈門、福州、金門、馬祖深化融合發展,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放發展,推動福建其他地區開展各具特色的兩岸融合發展實踐。

 

推進閩臺應通盡通、暢通臺胞往來通道

 

“小三通”在促進兩岸民眾交流往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叢亮介紹,《意見》在推進閩臺應通盡通、暢通臺胞往來通道方面進一步提出了四方面考慮。

 

——經貿合作暢通。將持續加強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的佈局和建設,著力提升閩臺經貿合作的基礎保障水準,圍繞促進閩臺融合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行業領域,制定出臺閩臺合作放寬市場準入的特別措施,部署一批優化市場準入的政策舉措。鼓勵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對臺先行先試,進一步支持對臺小額貿易的創新發展,積極探索促進經貿合作暢通的制度和政策。

 

——基礎設施聯通。近年來,積極推動福建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建成了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已經具備了連接閩臺兩地高速通道的工程技術能力,為提升海峽兩岸基礎設施聯通水準打下了良好基礎。

 

——能源資源互通。大陸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體系,能源綠色轉型的成就舉世矚目,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的規模多年來居世界第一,具備全球最先進的風電光伏生産能力和遠距離輸變電能力,特別是福建省的清潔能源發展迅速,閩南外海灘的淺灘適宜海上風電發展,具備向台灣地區大規模輸送綠色電力的條件。大陸方面願意加強兩岸能源領域合作,共同推動兩岸能源綠色轉型發展。

 

——行業標準共通。近年來,加大力度推進兩岸標準的共通工作,在冷鏈物流、養老照護、食品安全等領域編制了99項兩岸共同標準,為台灣中小微企業提供多功能的服務和“一站式”標準化服務。《意見》提出要“建設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鼓勵兩岸産學研企共同制定行業共通標準”。將重點圍繞兩岸民生福祉這些領域,進一步強化標準共通和標準信息的共享與交流,為兩岸企業提供更精準高效、標準信息化的服務。

 

“當前,兩岸各界對兩岸基礎設施直接聯通期盼已久。我們要共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兩岸民眾坐著高鐵輕鬆跨過台灣海峽的夢想,促進更多台灣地區的商品搭乘中歐班列等暢達歐亞市場,更好惠及兩岸同胞。”叢亮説。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

 

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距離台灣島最近處只有68海裏。福建是廣大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我們常常講‘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表示,《意見》從尊重、關愛、造福臺胞出發,高度重視完善臺胞到福建求學、就業、生活等方面的政策安排。就福建而言,要採取更為有效、更為務實的舉措落實《意見》。

 

“目前,福建已經開放了36所高校對臺招生。福建也是全國唯一試點開展高校單獨對臺招生考試、依據台灣統測成績招生的省份。”羅東川説,根據《意見》,福建將進一步支持台灣學生來閩求學研學,特別是對臺胞子女在閩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政策;進一步支持福建高校和科研院所擴大招收台灣學生規模;支持兩岸高校開展高水準合作辦學和多元化合作,建設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等。

 

目前,福建已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資格45項,累計吸引台灣青年以及其他年齡段包括台灣銀發族在內的臺胞來閩實習、就業創業超過4萬人。在此基礎上,福建將進一步支持在閩各類企業特別是臺企聘用更多台灣員工,加大在閩職業學校招聘台灣教師力度,擴大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資格範圍,鼓勵台灣地區醫師按規定在閩執業,逐步擴大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在閩從事律師職業的執業範圍等,為臺胞臺青來閩就業提供更大空間和更多機會。

 

《意見》明確,要出臺更加便利臺胞在閩生活舉措,比如,取消臺胞在閩暫住登記,臺胞在閩定居落戶實現“願落盡落”,擴大台灣居民居住證身份核驗應用範圍,努力實現台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同等便利。福建將不斷完善臺胞在閩就業、就醫、住房、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制度保障,依法依規將在閩臺胞納入大陸社會保障體系等。

 

閩臺淵源深厚、同根同源。每年在福建常態化舉辦以宗親、鄉親、姻親和民間信仰及歷史文化為紐帶的基層民間交流活動200多場,兩岸最大的民間基層交流平臺海峽論壇已經舉辦了15屆,累計吸引34萬人次線下參與。

 

潘賢掌介紹,《意見》進一步提出發揮泉州、漳州閩南語地區臺胞主要祖籍地優勢,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開展與澎湖融合發展實踐;支持龍岩、三明發揮客家祖地優勢,創新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實施閩臺曆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臺族譜對接、尋根謁祖等活動;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我們相信,通過《意見》的落地見效,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將更加完善,閩臺人員往來將更加便捷,貿易投資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將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社會氛圍將更加濃厚。”潘賢掌説。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