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中國台灣網廈門11月7日訊(記者 鬱誠)10月31日上午,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創作交流營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正式開營。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在開營活動上致辭,向在場的年輕電影人予以鼓勵與支持,表示在座的各位青年導演是中國電影的未來。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圖為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中國台灣網 發)

 

創作交流營公開課為期三天,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開設。意大利導演克裏斯提諾·波頓,馬來西亞導演、短片季終評評審柯汶利,中國台灣導演鄭芬芬及中國台灣編劇、短片季終評評審張家魯作為行業導師為到場的青年導演們授課,他們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分析了電影的藝術思考和敘事技巧,分享了劇本編寫、鏡頭運用和場面調度等方面的寶貴建議。隨後,青年導演們積極提問,與導師們交流自己在電影創作中遇到的困難。導師們在電影評析、幕後製作及創作意圖等各個層面為他們答疑解惑。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圖為中國台灣導演鄭芬芬。(中國台灣網 發)

 

10月31日至11月3日,短片季作品展映及映後交流活動在廈門萬象影城陸續舉辦。短片季匯集了來自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青年電影創作者,他們的作品展示了來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創意和視角,觀眾們在觀影后讚嘆不已。

 

在映後交流活動上,通過問答互動,青年導演們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靈感和幕後拍攝過程。《釘裝巧合》導演陳曉蒙講述了自己在短片類型化方面的探索,以及在片中處理細膩情感表達時的收穫;《污河之中》導演高桐陳述自己的靈感來源,表達了對網絡時代鍵盤俠追逐熱點事件的反思;《哀樂童年》導演關利宸表示,這部短片讓自己和童年達成了和解,還談到了和韓國小演員溝通的有趣經歷;《蜃景》導演朱人傑介紹了本片採用長鏡頭拍攝的來由,並解讀了畫幅變化的含義;《冬遊》導演孫一凡表示,她想借片中的牛來暗喻在藝術行業屢屢碰壁但依舊堅持的普通人。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從左至右:《冬遊》導演孫一凡、《蜃景》導演朱人傑、《哀樂童年》導演關利宸、《污河之中》導演高桐、《釘裝巧合》導演陳曉蒙。(中國台灣網 發)

 

《少年與驢》導演才讓揚傑坦言,拍攝本片的初心是想把自己的童年變成影像,打趣道“我小時候就是一個比較壞的小孩”;《珍珠》導演羅勤表示,她想捕捉“生命最本源的狀態”,片中的人物原型則是她在西藏偶遇的一對祖孫;《鄰居家的特肯》導演阿力木江·阿布地薩拉木透露,自己是受了家鄉景色的啟發,才實現了拍這樣一部公路片的夙願;《無畏的火車》導演鄭聞博解釋説,片中母親對孩子進行的死亡教育,靈感源自他在“知乎”看到的一個問答;《獵旗少年》導演吳郗琛表示,在孩童時期,所謂的男女之別是最弱的,所以本片選擇通過孩童視角來表現女性主義。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從左至右:《獵旗少年》導演吳郗琛、《無畏的火車》導演鄭聞博、《鄰居家的特肯》導演阿力木江·阿布地薩拉木、《珍珠》導演羅勤、《少年與驢》導演才讓揚傑。(中國台灣網 發)

 

《倖存者》導演于思茗表示,婚姻是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課題,所以選擇借本片來探索婚姻題材;《火柴人》導演傅啟榮分享了自己從小到大對於自閉症人群的觀察和好奇,由此創作了本片的故事;《我的水鬼爸爸》導演李冠賢透露自己從小就很怕鬼,但後來意識到這種恐懼只是來源於未知,於是創作了一個“鬼也可以很可愛、很有趣”的故事;《直到海水褪去》導演張晨曦分享道,拍攝本片是為了給自己從小玩耍的城中村留下一些影像的記錄。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從左至右:《直到海水褪去》導演張晨曦、《我的水鬼爸爸》導演李冠賢、《火柴人》導演傅啟榮、《倖存者》導演于思茗。(中國台灣網 發)

 

《一個散步的夜晚》製片人張蒲中天分享了本片選用四川方言的初衷,以及拍攝長鏡頭時遇到的難題;《半路出家》導演孫華巍表示,本片靈感與私人經歷密切相關,他在體會過“見不了親人最後一面”的恐懼後,以此為起點創作了劇本;《Vê nhà 南途》攝影林意揚替沒能到場的導演蔡廷理分享了幕後趣聞,講述劇組如何在台灣島尋找一個接近越南風貌的拍攝地;《陳文媛》導演李穎怡表示,本片想展現一個關於生育話題的精神世界空間,“拍短片沒有來自市場和其他人的限制,所以我想大膽嘗試一次,都是女生一起拍”;《北京下雨了》導演賴冠霖透露,影片剪完第一版時,自己很不滿意,焦慮得四個月都沒睡好覺,轉製成黑白版後,作品才漸漸成型。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從左至右:《一個散步的夜晚》製片人張蒲中天、《半路出家》導演孫華巍、《Vê nhà 南途》攝影林意揚、《陳文媛》導演李穎怡、《北京下雨了》導演賴冠霖。(中國台灣網 鬱誠 攝)

 

其中,港澳臺專場展映在11月2日下午舉辦,共展映《命中註定那頭鵝》《返來呷飯》《過冷河》《維蘇的注視》《世間法》等5部短片作品。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曹俊等出席本次活動。

 

映後交流環節,幾位青年導演分享了各自的創作理念。《返來呷飯》導演龔萬祥透露,影片靈感來源於做飯祭拜亡母的經歷,“片名就是我最大的願望,因為我最想要的只是能夠再跟我媽媽一起吃飯”;《過冷河》的兩位導演程正野與汪俊成表示,澳門是大灣區的一個重要城市,但影視作品卻相對較少,所以想聚焦澳門地區多樣文化的碰撞,體現城市的包容;《維蘇的注視》導演劉喜瑄坦言,拍攝本片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自己的過程,實現自己與身體、家庭的和解;《世間法》導演張展雄表示,自己曾在雜誌中看到為獨身老人代辦後事的義工的故事,很感興趣,所以選擇在片中聚焦這個特殊工種。

 

第四屆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在廈門舉行 共同唱響青春故事

 

從左至右:《世間法》導演張展雄、《維蘇的注視》導演劉喜瑄、《過冷河》導演汪俊成和程正野、《返來呷飯》導演龔萬祥。(中國台灣網 鬱誠 攝)

 

11月2日晚,本屆短片季十優作品及青年導演結果公佈。終審評審團主席郭帆發表致辭,總結了本屆短片季的總體情況,強調了扶持青年導演的重要性,表達了對華語電影未來的展望。通過短片季相關活動,更多港澳臺地區青年電影人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陸電影發展環境,結識志同道合夥伴,深化理念認同,與大陸電影人攜手,團結共創華語電影美好未來。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