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鏈博會拒絕“脫鉤斷鏈”,500多家中外企業發出加強合作呼聲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11-29 16:23:51 | 來源: 環球時報 |
“中國的另一場魅力攻勢:更緊密的供應鏈、不要脫鉤。”香港《南華早報》28日報道稱。當天,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出席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開幕式暨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這是全球第一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吸引各方高度關注。李強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鞏固和加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繫和迫切期盼。中國舉辦鏈博會,就是為了順應時代呼喚,創造一個促進各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國際化平臺。多家媒體注意到,眾多世界500強和全球供應鏈體系龍頭企業亮相鏈博會,來自境外的參展商佔比達26%,其中來自美國、歐洲的企業佔外方參展商總數的36%。路透社的評論稱,中國在鏈博會上回擊西方的“去風險戰略”。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産業鏈、供應鏈基礎穩固,其韌性和完整性為跨國企業深化在華發展增添強大信心。
國際政要點讚中國鏈博會:恰逢其時
首屆鏈博會以“連結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推動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産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互動。在為期5天的展會上,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將集中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
李強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當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保持穩定、持續深化時,世界各國就普遍受益;當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受到阻礙、停滯不前時,世界各國就普遍受損。
李強就深化産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共同構築安全穩定的産業鏈供應鏈。加強重點産業鏈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協調,不隨意干涉市場行為。中國將持續為世界提供優質的中國製造、穩定的中國供給。二是共同構築暢通高效的産業鏈供應鏈。進一步加強全球互聯互通,讓要素更加便捷循環、有效配置。三是共同構築開放包容的産業鏈供應鏈。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和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同時努力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四是共同構築互利共贏的産業鏈供應鏈。推動構建各國廣泛參與、優勢互補、共享紅利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
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烏拉圭總統拉卡列、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等28日在鏈博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佐科表示,當下許多貿易往來被延期,導致全球經濟“冬眠”後又陷入危機,這無疑是在告訴世界,必須以新的方案和更有力的合作來強化全球供應鏈,使其具備抵禦衝擊的能力。印尼歡迎中國舉辦首屆鏈博會,為世界努力打造更加堅固、穩定的全球供應鏈提供全力支持。拉卡列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舉辦鏈博會具有更重要的特殊意義。
“恰逢其時”,許多嘉賓這樣評價鏈博會的舉行。伊維拉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面臨的一些衝擊,實際上暴露出全球生産網絡組織方式非常脆弱。我們需要在全球貿易中加強國際化,加強貿易鏈、供應鏈,讓所有的環節都起到作用。格林斯潘表示,中國鏈博會的舉辦具有開創意義,它以創新的方式,將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都緊密聚集在一起,並確保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的企業實現通力合作。在目前的形勢下,鏈博會促進全球工商界的合作,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
“我一定會參會”,英中貿易協會主席古沛勤28日在會上提到,當他今年5月聽説中方要舉行鏈博會時,他這樣説。他在致辭中表示,深信全球貿易將經濟效率最大化,實現國際分工。
中美提出不同的“産業鏈願景”
“在全球貿易和經濟需求的最新衝突中,美國和中國提出了相互競爭的供應鏈願景”,《南華早報》28日稱,美國和中國本週就什麼是有彈性和可持續的供應鏈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這標誌著兩國圍繞各自經濟需求建立全球貿易體系的激烈競爭進入了最新階段。就在中國首屆鏈博會開幕前幾個小時,美國總統拜登召集首次會議,揭開了白宮“供應鏈韌性委員會”的面紗。據美聯社報道,白宮將採取30多項新舉措,加強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供應鏈管理;這些措施旨在刺激國內基本藥物的生産,減少對醫療産品“高風險外國供應”的依賴。
《南華早報》提到,中國首屆鏈博會吸引了特斯拉、蘋果、英特爾和高通等美國科技巨頭。報道稱,多國駐華商會表示,鏈博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窗口,來評估中國仍然存在的機會,並更清楚地了解其他企業如何評估中國市場。
28日下午2時,首屆鏈博會位於北京順義的展館正式對外開放。智慧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等5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方面的眾多中外企業從全球各地匯聚北京,共同展示著全球産業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分工與協作。
《環球時報》記者在展館現場注意到,美國GE醫療與國藥集團設置了聯合展位,融合了兩家企業的展示元素。特斯拉首次展示上海超級工廠從2019年建成以來的發展情況,以數字形式反映零部件及供應商等本土化發展,凸顯特斯拉正在成為“中國製造”的一部分。
在清潔能源鏈展區,南方電網以“源網荷儲”為邏輯,展示了南方區域電力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之路。南方電網通過大力實施清潔能源調度,推動源網荷儲協同發力,全力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納,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南方五省區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
路透社28日發文稱,儘管外商對華投資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中國對外國企業來説仍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本月早些時候,匯豐銀行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5%的公司預計明年將擴大在中國的供應鏈。針對西方熱炒的“去風險化”議題,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員丹·馬克斯説,“我認為有很多誇張説法,我不確定歐盟或美國正在考慮的‘去風險’措施是否與風險規模相匹配”。
中外企業,共同實踐
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製造業和貿易的重要支撐,是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器。力拓與中國在産業鏈供應鏈的合作源遠流長,中國不僅是力拓全球最大市場,也是力拓全球産業鏈上的重要一環。他表示,鏈博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世界級專業平臺,以充分展示自身實力和最佳實踐,也為加強整個供應鏈的國際合作提供了機遇。鏈博會的舉辦展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承諾。力拓全力支持這一舉措,並希望在其中發揮作用。
杉杉股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鋰電材料的領先企業,在鋰電池重要原材料人造石墨的出貨量上保持全球第一。28日下午,該公司董事長鄭駒在鏈博會杉杉股份展區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深耕鋰電新能源20多年,已成為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的重要合作夥伴,深度參與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合作。現在杉杉股份還把産業鏈全球佈局延伸到了芬蘭,在當地建設年産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這是該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個項目。他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漂洋過海,在全球樹立起相對優勢,是中國産業鏈條整體競爭力的體現。中國一直堅持産業鏈的全球化和開放性,致力於維護全球産業鏈的穩定暢通,杉杉在歐洲建立生産基地,就是中國新能源電池産業鏈全球佈局、維護全球産業鏈安全與穩定的最好實踐。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遲靜怡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于文 王逸】
新聞推薦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2025-05-12
- 時政微觀察丨從三個歷史坐標讀懂習主席俄羅斯之行2025-05-12
- 普京:俄中關係是國家間關係的真正典範2025-05-12
-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有序推進多項空間科學實驗2025-05-12
- 離開“中國製造” 美國人的衣櫃先崩了2025-05-12
- 大陸配偶上街抗議臺當局刁難、欺淩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