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據,又一次撕掉了民進黨的“新衣”→

“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是一件被民進黨當局穿了7年的“新衣”。

 

看一看商超上民生物品飆漲的價格,再摸一摸一日日癟下去的錢包,台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這件“新衣”嗤之以鼻。

 

這些數據,又一次撕掉了民進黨的“新衣”→

 

據島內調查,民進黨當局7年多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了12.3%,遠超過馬英九8年的漲價率7%。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台灣地區CPI超過2%就長達27個月,今年10月還超過3%,疫情這3年物價上漲了10%。肉類、蛋、麵包、米、面等17項重要民生物資更上漲了22%。

 

如果説,總體統計數據稍顯晦澀,那便利超商內的貨櫃價簽對於台灣民眾的心理衝擊,就直接多了。茶葉蛋從5元(新台幣,下同)漲到13元,熱狗從28元漲到55元,便宜便當下架,在售的便當80元起跳,稍好一點就破百元。可以説,食物價格的飆漲,讓台灣民眾刻骨銘心,其對低收入家庭的衝擊更甚于中高收入家庭。

 

過去兩年島內平均經常性薪資被物價上漲抵消,實質薪資負增長為10年來僅見。今年情況更加惡化,前9月實質總薪資是7年來首次負增長。島內專家以實質所得來計算所得差距的倍數,顯示台灣貧富懸殊實際上是“極度惡化”。

 

這些數據,又一次撕掉了民進黨的“新衣”→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上看,台灣經濟也不容樂觀。

 

10月,台灣地區工業生産指數年減2.3%,創下史上最長連17黑紀錄,大分類下的四大産業,包括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業等無一倖免,全數衰退。如果將時間拉長,今年1-10月衰退幅度更大,其中製造業生産年減高達14.8%。

 

此外,稍早前公佈的10月外銷訂單,也寫下連14個月衰退紀錄,距離歷史最長16黑紀錄越來越近。出口年增率連12黑後,好不容易於9月翻正,但10月又陷入衰退。工業生産、外銷訂單、出口全面衰退,台灣經濟深陷泥潭已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歐洲商會”近日發佈的“2024建議書”認為,台灣經濟正處於風雨飄搖局面,加上明年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台灣當局應該積極擘畫經濟振興之道,才能避免陷入失控狀況。

 

這些數據,又一次撕掉了民進黨的“新衣”→

 

然而,面對如此嚴峻情勢,民進黨當局卻是自我感覺良好。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日前受訪時畫下大餅,稱預期接下來外銷訂單會一季比一季成長,她還讓民眾樂觀期待台灣明年經濟表現。

 

顯然,民進黨當局官員的這份樂觀,能感染的人少之又少,從台灣民眾到臺商外商都為此憂慮。他們擔憂未來的全球需求疲軟,更恐懼兩岸關係緊張可能對台灣經濟造成的嚴重衝擊。前者,台灣只能隨波逐流,後者,卻能爭取未來。

 

這些數據,又一次撕掉了民進黨的“新衣”→

 

誠如台灣“中時新聞網”評論所言,台灣民眾必須面對大陸快速發展的事實,尤其是當前大陸是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亦是台灣對外投資最多的地區與貿易順差最大的來源地,也是台灣民眾外出人次最多的地區。在兩岸關係如此密切的情況下,雙方維持和平穩定,避免戰爭,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才能為台灣青年開創可持續的未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