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12-12 16:48:10 | 來源: 新華社 |
第一排從左至右:孫富祥(已故)、管光鏡(已故)、祝四孜(已故)、劉庭玉(已故)、陳玉蘭(已故)、馬秀英(已故)、濮業良(已故)、馬繼武(已故)、李素芬(已故)、易翠蘭(已故)、李素雲(已故)、王義隆(100歲)、王長髮(已故)、蔣淑萍(已故)、薛玉娟(99歲);
第二排從左至右:呂金寶(已故)、巫吉英(已故)、胡信佳(已故)、陳廣順(已故)、謝桂英(99歲)、黃桂蘭(99歲)、岑洪桂(99歲)、顧秀蘭(已故)、沈淑靜(已故)、黃卓珍(已故)、趙金華(已故)、陳桂香(98歲)、徐家慶(已故)、李高山(已故)、楊翠英(已故);
第三排從左至右:黃劉氏(已故)、關舜華(98歲)、王秀英(已故)、陳文英(已故)、周智林(97歲)、蔡麗華(已故)、魏桂如(97歲)、易蘭英(97歲)、張秀紅(已故)、石秀英(97歲)、高恒發(已故)、王福義(已故)、李美蘭(已故)、葛道榮(已故)、馬淑勤(已故);
第四排從左至右:馬月華(已故)、李長富(96歲)、林玉紅(已故)、余昌祥(已故)、張福智(已故)、金茂芝(已故)、常志強(已故)、鄭錦陽(已故)、萬秀英(已故)、艾義英(95歲)、龔德年(95歲)、向遠松(已故)、朱惟平(已故)、經智珍(95歲)、朱秀英(已故);
第五排從左至右:沈桂英(已故)、賀孝和(已故)、陳素華(已故)、夏淑琴(94歲)、楊靜秋(已故)、張惠霞(已故)、周湘萍(已故)、張蘭英(已故)、蔣樹珍(94歲)、仇秀英(已故)、徐德明(93歲)、劉貴祥(93歲)、郭林大(已故)、張仕翔(已故)、馬承年(已故);
第六排從左至右:王翠英(已故)、姚秀英(已故)、王津(已故)、熊淑蘭(92歲)、劉素珍(92歲)、潘巧英(92歲)、郭秀蘭(91歲)、祝再強(已故)、陳德壽(91歲)、王子華(91歲)、程福保(90歲)、伍秀英(90歲)、路洪才(90歲)、阮秀英(已故)、高如琴(89歲);
第七排從左至右:馬庭祿(已故)、佘子清(已故)、袁桂龍(已故)、岑洪蘭(89歲);劉民生(89歲)、方素霞(89歲)、唐復龍(88歲)、劉興銘(已故)、王素明(已故)、程文英(87歲)、馬庭寶(87歲)、陶承義(87歲)、傅兆增(已故)、阮定東(86歲)、蘇承祺(已故)、周文彬(85歲)。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余生的倖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86年歲月流逝,截至記者發稿時,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38人。我們記錄下部分倖存者的名字和肖像,為史存證。
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 季春鵬 李響 攝
相關新聞
- 2023-12-12在緬懷哀思中凝聚奮進之力——寫在第十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
- 2023-12-12美國舊金山華僑華人紀念南京大屠殺86週年
- 2023-12-12不容否認!新增文物860件(套)實證南京大屠殺
- 2023-12-11日本市民組織集會呼籲勿忘南京大屠殺歷史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