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服務添動力 激發外貿新活力——2023開年穩外貿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魏一駿
外貿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年伊始,伴隨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我國外貿發展出現積極信號,出口大省接單情況有所好轉。
為企業“出海”搭臺、提升享惠和便利化水準、助力外貿新業態加速跑……錨定外貿穩量提質,當前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優化服務,激發外貿主體活力,著力推動外貿大盤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拓市場、忙生産
拖著塞滿樣品的行李箱,組團奔赴不同國家;在機器轟鳴的生産車間,趕制急需交付的國外訂單——開年新氣象,不少外貿人感慨:行程滿滿、銷售喜人的勢頭正逐步回歸。
2022年,我國外貿規模首破40萬億元關口,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然而受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影響,外貿企業仍一度面臨接單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問題。
為了拓展商機,近段時間以來,浙江、江蘇、四川、廣東等外貿重鎮的企業在政府部門組織下,趕赴歐洲、日本、印尼、阿聯酋等地亮相展會、拜訪客戶、洽談合作,努力實現“開門紅”。
據統計,春節前後,江蘇省赴海外簽訂外貿訂單約200億元;截至2月6日,浙江省“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已聯動企業1657家、達成意向訂單超400億元。
此外,得益於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行業活力也有所提升:1月份,我國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7個百分點至50.9%;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410列、運送貨物14.7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3%;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累計開行488車次、同比增長838%,總貨值約1.74億元、同比上升384%。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多地組織外貿企業“走出去”,將海外客商“請進來”,以及一系列貿易促進措施的落地,大大增加了外貿企業拓市場、接訂單的渠道和信心,企業主動擁抱海外市場,使得外貿圈更加積極活躍。
提品質、抓機遇
當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持續放緩,外貿保穩提質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對此,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準”。
春節假期過後,位於浙江省長興縣的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自動化産線正開足馬力生産,AGV小車來回穿梭運送物料,鋰電池等産品源源不斷下線等待發往海外。今年以來,企業海外市場訂單額同比增加50%以上。
“根據海外市場分析,我們在持續研發傳統動力電池産品的基礎上,著力在荷蘭、德國等歐洲市場用鋰電儲能産品打開市場,成為企業發展新增長點。”天能集團海外市場負責人吉華東説。
近年來,高附加值、高技術産品出口增加已成為我國外貿高品質發展一大亮點,新能源等細分領域增勢尤為明顯。憑藉優勢産業佈局、創新和綠色發展戰略,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加速深耕海外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汽車整車出口30.1萬輛,同比增長30.1%,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3萬輛,同比增長48.2%。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持下,我國外貿企業修煉內功、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將研發做深做透,從而搶抓國際市場産業鏈分工新機遇,在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表示,“這不僅有助於優化貿易結構,還將加速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為外貿企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
優環境、激活力
保通保暢、提升享惠便利化水準、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過去一年,針對外貿企業的難點痛點,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先後出臺,有效推動外貿穩大盤、擴優勢、增活力,為國民經濟恢復向好作出積極貢獻。
新的一年,穩外貿系列政策仍在多向加力:商務部等14部門確定北京、新疆等9個地區為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海關總署從保市場主體、保市場份額、保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三方面再出“組合拳”;上海明確加快培育一批跨境電商、離岸貿易、數字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型國際貿易標杆企業;黑龍江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鞏固對俄合作優勢……
“總體來看,這些部署有助於繼續穩固我國外貿發展基本盤,拓展國際經貿合作新領域,培育貿易投資增長新動能,為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貢獻力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光普説。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已滿一週年,在與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保持良好經貿往來的基礎上,我國繼續深入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互動。
外貿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楊光普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參與全球市場大循環的優勢正在持續升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將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實現高品質發展貢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