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否定、抹黑兩岸服貿協議 背離台灣經濟的真正需求
是否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實施或與大陸重啟服貿協議談判,近期成為島內不同光譜政治人物議論的焦點。即便經過近10年風雨,關心台灣政治的人士對相關話題也不會感到陌生。
2013年6月,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公佈開放清單。該協議也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續協商所簽協議之一。隔年3月,民進黨及“台獨”勢力挑動學生團體衝進臺“立法院”議場,發動“太陽花學運”,反對服貿協議表決通過,致使該協議未能生效實施。
但在産業界人士看來,這一當年引發軒然大波的經貿合作協議,間隔時間越久越能發現它對於台灣經濟的利好。
ECFA早期收穫清單只包含了部分産品的關稅減免和部分服務業的開放。僅在此涵蓋範圍裏,截至2022年底,大陸累計對臺減免關稅已超過85億美元,台灣有61家金融企業和2000多家非金融企業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
綜觀兩岸經濟聯繫,大陸穩居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佔比約40%)及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升高,共同市場的形成已是大勢所趨。
服貿協議無法生效實施,台灣業界及民眾利益深受其害,經濟所受負面影響甚大。僅看今年以來的經濟數據,受全球經濟景氣下滑影響,台灣的出口持續疲弱,民間投資活動放緩,機構下調其全年經濟增長率至1.45%、遠低預期。
正值島內選舉時間,民進黨當局的官員不忘進一步抹黑服貿協議,攻擊支持該協議的人士;甚至提出數據聲稱,這些年來,台灣經濟沒有服貿協議也能大幅增長。
近日有台灣媒體發評論指出,若服貿協議真的會讓台灣經濟萬劫不復,那為何不除惡務盡,將ECFA立刻終止適用?
恰恰相反,民進黨當局不止一次地表示,不希望大陸中止涵蓋範圍較少的ECFA,認為該協議是“對兩岸有利”。前後兩種表態是嚴重的自相矛盾。
民進黨當局心知肚明的是,服務業提供了六成以上就業機會,如今卻成了台灣的“痛”。曾一度在亞洲處於優勢地位的台灣科技服務、金融服務、醫療服務等行業,長期受限于政策封閉、市場狹小等劣勢裹足不前,薪資增長更是遠遠落後於製造業。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ECFA僅為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自由化構建了一個框架,早期收穫清單僅包括部分産品關稅減免和部分服務業開放,更大紅利要在兩岸貨貿、服貿等ECFA後續協議中體現。
是否能正視兩岸兩會受權協商及達成的協議,維護協議的權威性,關係到台灣的民生和經濟前景。再一次拒絕服貿協議,繼續地否定、抹黑,背離了當前台灣經濟的真正需求。(完)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