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1-03 11:00:40 | 來源: 新華社 |
由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天津市薊州區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聯合完成的2023年度青池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近日通過天津市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驗收評估,取得重大考古收穫,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出土的骨針、骨錐和骨角器(新石器時代)。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青池遺址位於天津市薊州區州河灣鎮。天津考古部門曾于20世紀90年代對該遺址進行過三次考古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遺存。
2015年,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對青池遺址進行復查,發現存在舊石器時代遺存分佈的線索。
2023年10月至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青池遺址進行了第四次考古發掘。在兩個發掘區內,分別揭露出舊石器時代晚期序列地層和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出土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獸骨等不同質地文物標本1000余件。
青池遺址第I發掘區出土的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青池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盛立雙介紹,在青池遺址第I發掘區內發掘出舊石器遺存。根據出土遺物、地貌環境等綜合推斷,舊石器遺存的年代應在距今4萬年至1萬年之間,即舊石器時代晚期。
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考古現場。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盛立雙説,在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內揭露出新石器時代灰溝打破舊石器時代的層位關係,並出土重要遺物。根據出土陶器文化面貌和既往測年數據判斷,新石器時代灰溝最下層遺存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絕對年代為8000年至1萬年左右。
盛立雙表示,本次考古發掘表明,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青池遺址打制石器與陶器、磨制石器伴出,網墜和骨針也大量出土,鹿科、牛科、犬科、鳥類、淡水魚類等動物骨骼豐富,許多獸骨人工加工痕跡明顯,顯示出當時人類生産和生業方式多元的過渡性特點。(周潤健)
相關新聞
- 2023-02-22“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
- 2023-12-25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聖”,“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遊“説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品質發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