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共看歲月繁花 更賞一城繁華

這兩天,開年大劇《繁花》正式收官,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榜,帶火了黃河路、進賢路的Citywalk,帶紅了排骨年糕、蝴蝶酥等上海點心。無疑,《繁花》成為2024年第一部現象級電視劇,上海的城市IP再一次進入高光時刻。

 

熱評丨共看歲月繁花 更賞一城繁華

 

《繁花》的故事設定在風雲激蕩的1990年代,講述阿寶等一系列主人公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歷的商戰紛爭、悲歡離合,濃濃的上海味、海派風以及王家衛式表達,深深吸引公眾。人有“腔調”,戲有精彩,《繁花》的海派風格打破了地域阻隔,收穫更多人的喜愛。

 

花開不響,《繁花》刻畫一系列海派文化標識、文化符號,成為擦亮城市IP的生動載體。

 

從國泰電影院、和平飯店的海派文化地標,到蝴蝶酥、排骨年糕、凱司令蛋糕的上海味道,從亦真亦幻的“滬聯商廈”“仲佰一店”到各种老上海的腔調,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電視劇中細細鋪陳、密密安排,構成過往上海的生活拼板。全劇為上海的老建築、老味道、老風俗賦能,讓這些文化標誌更有辨識度,收穫更多海派文化的擁躉,讓人感到城市的溫度、生活的質感。

 

熱評丨共看歲月繁花 更賞一城繁華

 

為拍攝《繁花》,還專門1:1精準還原了1990年代黃河路、進賢路,打造《繁花》的實景故事舞臺。而當下的黃河路,則出現上海最火的都市遊街景,打開電子地圖,黃河路已被堵成一條紅線。粉絲們在“現場”零距離重溫扣人心弦的人物故事,這正是優秀文藝創作的魅力所在:打通歷史和當下,聯結真實與夢想。

 

熱評丨共看歲月繁花 更賞一城繁華

 

歲月無聲,《繁花》通過阿寶等人物的塑造,細膩書寫大時代背景下的起伏人生故事,與公共記憶形成親密互動,引發公眾在共鳴中産生情感共振。

 

《繁花》的歷史離現在已有30年,人們喜愛《繁花》也是致敬時代,致敬敢闖敢拼的奮鬥精神。在這裡人們感受到現實和戲劇的重疊:從上交所的“老八股”到磚頭式的“大哥大”,再到昔日的“外貿局”,曾經那麼熟悉卻早已遠去,這些都默默見證中國經濟起飛的奇跡。

 

時空的光影流轉裏,有個人的創業與開拓,有行業和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有山河歲月、時代變遷,更讓人們讀懂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精神內核。沉浸在豐厚的故事裏,每個人又有屬於自己個人、家庭的解讀,期待追尋獨特的城市之旅,這也是《繁花》由此打開的社會意義。

 

熱評丨共看歲月繁花 更賞一城繁華

 

從“不響”到“叫響”,一部劇可以點燃一座城,哪怕是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依然需要不斷擦亮城市IP,通過新鮮的文藝作品講好城市故事、挖掘城市底蘊。在網絡時代,一部戲、一個節日、一場比賽,都可能讓一座城成為無數人的“詩和遠方”。之前,淄博因“靈魂燒烤”、洛陽以“漢服遊”火爆出圈,今年又有哈爾濱“為你而變”,都説明瞭城市IP刷新的巨大效應。

 

人們喜歡《繁花》,這裡有波瀾壯闊的改革歷史,有人間煙火的百姓故事,更可喜的是,優秀的文藝創作可以照進現實,點燃城市激情,為城市賦能,實現影視與文旅深度融合、商業與文化的同頻共振。期待《繁花》盛開後,更有百花盛開,展開城市文旅更生動畫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