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婚姻家庭暨在川臺青新春圍爐 共敘親情、共話發展、共慶新春

兩岸婚姻家庭暨在川臺青新春圍爐 共敘親情、共話發展、共慶新春

 

活動合影(四川省臺辦供圖)

 

中國台灣網2月2日訊 在農曆龍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四川省臺辦在成都市舉行“川越海峽 兩岸一家”2024兩岸婚姻家庭暨在川臺青新春圍爐會,共敘親情、共話發展、共慶新春。四川省臺辦主任劉曉晨出席活動,並向大家致以龍年新春美好祝福。

 

貼窗花、挂燈籠、寫福字、猜燈謎……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年的味道。在川台灣青年畫家蕭琬融一邊講述著各種新春佳節傳統民俗的由來和發展,一邊指導大家“DIY”創作出一幅幅富有龍年元素的創意福字。大家紛紛拿起手中的毛筆,在象徵紅火喜慶的紅紙上,寫下新年美好祝福。兩岸婚姻家庭和臺青們同唱《愛拼才會贏》《相親相愛一家人》,將圍爐會不斷推向高潮。

 

交流座談環節,與會兩岸婚姻家庭和臺胞臺青代表紛紛分享各自與四川的動人情緣故事及在川創業發展故事,有的看好大陸發展機遇,奔赴四川築夢圓夢,迎來了事業的高光時刻;有的為愛情而來,在四川實現了事業愛情雙豐收;有的因為忘不掉的鄉愁,把台灣老公吸引回鄉投資興業,在故鄉的熱土上施展才華、大顯身手;有的則傳承老一輩臺胞事業和精神接續奮鬥,投身四川發展,展現了青春的價值。

 

嫁到四川的臺青宓欣怡分享了與先生的愛情故事,以及在川創辦甜品店、文創公司的創業故事,希望有更多的台灣同胞紮根四川,融入四川鄉村振興發展,為祖國大陸發展貢獻力量,共享民族復興榮光。臺胞葉建成則分享了在四川遇到另一半之後融入四川生活的故事,以及帶領成都臺協棒壘球隊比賽取得好成績的喜悅,希望未來可以參加更多兩岸棒球比賽交流,推動四川棒壘球運動發展。川籍陸配陳愛武分享了把台灣的精緻農業理念帶回故鄉發展有機農業及將女兒也留在身邊共同創業打拼的故事,她還邀請大家有機會去她的農場看看,品嘗有機生態草莓。回川分別在成都和瀘州創辦酒店的川籍陸配曾小平則表示,自己這次特地把上高三的兒子帶回祖國大陸,就是希望讓他看到家鄉的發展變化,回到四川來念大學。

 

臺青代表郭弘揚和李偉國分享了在川創辦青創孵化平臺幫助臺青來川創業發展的故事。李偉國還分享了春節期間將組織多場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希望讓更多台灣青年體驗在大陸、在四川過年的感覺。2023年榮獲成都市“三八紅旗手”的臺青周玉如在現場分享自己在成都從事幼兒教育行業的經歷以及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理解和感悟。作為成都大運會“市民推廣大使”、金牛區“四星志願者”的臺青林姿佑分享了自己過去一年的收穫,希望新的一年繼續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更大力量。2024年繼續努力,迎接更加絢麗的曙光。北大博士畢業後跟隨父親紮根四川大涼山深耕油橄欖事業的臺青林書任分享了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故事,表示未來將連結更多資源,吸引更多兩岸青年參與大涼山公益事業。

 

聽了大家的精彩分享,四川省臺辦主任劉曉晨表示由衷地高興。她説,大家敘述的好事、喜事、幸福事構成了四川發展的共同歷史記憶。2023年四川省經濟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大關,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位,發展成績令人振奮,透過大家在四川的安逸生活看到了四川高品質發展的新氣象。四川大規模市場、強大綜合製造能力的優勢凸顯,未來高品質發展的動能更足、勢能更強,處處是機遇。大家從寶島台灣跨越2000多公里來到天府之國四川,都用自己的精彩人生書寫著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篇章,完美地詮釋了“川越海峽 兩岸一家”主題,集中體現了一個“融”字。去年川臺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一批臺胞臺企榮獲多項榮譽,在川臺胞臺企融川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底氣更加充足、前景更加廣闊。

 

她指出,在“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巨輪上,廣大台灣同胞要有榮辱與共的篤定,更深入理解“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的大道至理。兩岸同胞血脈相親,永遠是一家人。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要一起拼,不僅為個人事業和幸福,更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打拼,共創美好未來。特別是新時代的台灣青年,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要當逐夢人、做奮鬥者,心懷民族未來,勇擔時代責任,與大陸青年同心攜手,一起奮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她表示,四川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順應同胞共同心聲,積極落實“川臺70條”等惠臺利民政策,為臺胞臺青在川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便利,落實同等待遇,助力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四川高品質發展。

 

四川省臺辦班子成員,省人大外僑委、省政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團省委、省婦聯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省臺辦機關各處負責人,以及成都市臺協會負責人、在川兩岸婚姻家庭、臺青代表共60余人參加活動。(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