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彩扎龍獅傳遞幸福年味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2-05 15:44:34 | 來源: 新華網 |

破竹、削篾、糊紙、上色……隨著龍年春節的臨近,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90後”非遺傳承人張樺忙著製作彩扎龍獅,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喜慶氛圍。

恭城彩扎迄今有百年曆史,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紙扎工藝,作品以“風箏”“燈彩”“絹人”“微型倣真昆蟲”等為主,除了滿足大眾文化娛樂和民俗活動需求外,如今也成為旅遊工藝品。2020年,恭城彩扎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張樺也成為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傳承人。

張樺把在大學學到的專業美術知識運用到彩扎中,將傳統的彩扎、紙扎、燈彩、煙花工藝技藝與現代工藝美術相結合,通過對彩扎工藝不斷進行創新和改良,讓龍頭的絨毛更逼真,摸起來手感也更好,色彩更加豐富艷麗、耐用。

“恭城彩扎龍獅分扎、鋪、寫、繪畫、裝裱五大工序,重點是要把龍獅的頭部造型做出來,在鋪制裱好紙或者布給其定型,在繪上顏色,最後對龍獅進行裝飾。做起來要耐心和毅力,還要對做出的工藝品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光是做一個獅頭,我要花3天時間。”張樺説。

人們在喜慶日子裏用舞龍舞獅來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求來年好運連連。春節將至,前來定制彩扎龍獅的人特別多,儘管十分忙碌,張樺卻仍選擇堅持,在他看來,通過自己製作的扎紙工藝品,可以更好地向人們傳達春節的喜慶,傳遞幸福的年味。(吳靖 農翠華)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1-01-29香港獅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份責任
- 2020-01-15“龍獅”舞進農家院
- 2024-02-05在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