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新質生産力激發中國經濟新動能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2-06 11:09:15 | 來源: 新華社 |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有限公司展廳內展出的“祖衝之二號”同款超導量子計算機(2023年4月7日攝)。新華社發
對跨國工業氣體供應商空氣産品公司而言,“新質生産力”是中國經濟大海裏強勁涌動的一股新潮流。
“近年來我們在中國看到,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高端製造等新興領域對可靠優質工業氣體和先進應用技術的需求持續增長。”該公司中國區總裁蘇俊雄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新質生産力在深入推進産業變革、釋放産業價值中蘊含巨大能量。”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體學習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這一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先進生産力,已經成為中國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空氣産品公司是中國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這家公司去年在浙江海鹽設立了亞洲氫能應用研發中心,針對中國氫能交通、氫燃料、氫冶金、氫能社區等需求研發應用技術。
“新質生産力與能源的綠色轉型互相推動,二者的相互作用將形成新的增長引擎。”蘇俊雄説。
從新能源、量子計算機到工業機器人,中國在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和傳統産業升級上展現出蓬勃發展勢頭,為處在增長模式轉變期的中國經濟注入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
畢馬威中國諮詢首席戰略官蔡偉表示,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構成新質生産力的核心領域,這些産業在中國GDP中的比重持續上升,新能源、信息技術和生物産業等細分市場表現尤其突出。
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中國GDP比重超過13%。中國計劃在“十四五”期間使這一比重超過17%。
蔡偉指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大幅增長,機器人技術安裝量穩步提升,新材料産業産值持續增長,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多個行業迅速擴展,市場規模巨大。
“這些成果和趨勢預示中國新質生産力的前景廣闊,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更大規模的增長和創新。”他告訴記者。
在瀋陽市渾南區,由東軟睿馳汽車技術(瀋陽)有限公司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在封閉道路上進行行駛測試(2021年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從中央到地方,中國正釋放出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強烈信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近日發佈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未來産業孵化器和先導區,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百項標誌性産品。
國務院國資委近期部署2024年投資工作,著力加快佈局培育新質生産力,提出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佈局一批潛力大、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中國各地開年宣佈的一批批重大項目“新”意盎然:安徽省合肥市今年第一批開工重大項目中,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光伏及新能源等項目佔産業類項目總投資超八成;河南省新年“三個一批”簽約項目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總投資5921.9億元,佔“簽約一批”項目投資總額的89.1%。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人士文章指出,2024年初中國啟動的地方投資項目具有“明顯的科學色彩”,顯示出“攀升價值鏈和發展新增長引擎的雄心。”
2023年11月23日,在瀏陽市大魔王魔芋食品生産車間,工業機器人在運輸産品。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在於科技進步,其背後離不開人才素質提升、資金積累與技術發展等因素。
科技部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由2012年的324.7萬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萬人年,穩居世界首位,入選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數量排名世界第二。
2023年,中國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達到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據官方統計,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1.91%增至2023年的2.64%。
持續積聚的創新勢能正在不斷轉化為産業動能。據官方數據,2023年,中國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0.3%,快於全部固定資産投資7.3個百分點。
明明預計,短期內,新質生産力佔GDP比重將持續上升,中國經濟發展品質將有所提高。長期來看,在新質生産力的賦能與引領下,中國産業轉型升級與國際競爭水準將實現重大突破,經濟增長動能與增速中樞將得到強化。
“新質生産力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他告訴記者,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政策的催化與支持仍然關鍵,制度改革與保障應及時跟進。(王秀瓊、趙陽、鄭靜霞)
相關新聞
- 2024-02-04一股咖啡香催生千億産業鏈
- 2024-02-02財政收入突破21萬億元 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
- 2024-02-02這組數據,體現把錢用在刀刃上
新聞推薦
- 團圓年|聆聽總書記的新春祝願·歡歡喜喜過好年2025-01-30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